就在刚刚 清华大学icon教授柳冠中icon说 搞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商店、无人

繁华已落尽 2025-09-23 09:09:39

就在刚刚 清华大学icon教授柳冠中icon说 搞无人驾驶汽车、无人商店、无人酒店我不奇怪,饭店里用机器人端盘子,我也不奇怪,就连研发AI写文章,也不奇怪,但是你发现没?现在的智能科技有点跑偏了,放着救火、排雷、高空作业这些能救命的“硬骨头”不啃。 偏偏扎堆抢着去替代快递员、收银员那些基础岗位。这股科技风向实在让人纳闷,难道资本眼里只有“降本增效”四个大字?清华柳冠中老教授的担心,真不是多余的。 看看现实吧:无人公交上线三天,竟然有47位老人因为不会扫码被“请下车”。一位82岁老兵拿着退伍证,却无法向机器证明自己,最后只能徒步五公里回家。那些闪着蓝光的无人货柜,销售额每天不到120元,远低于有人店600元的盈亏线,可商家照样热衷,只因省掉月薪4500元的店员就能“节约”成本。 冷冰冰的算法抹去的不是数字,而是活生生的人。上海浦东那位被“智慧网点”裁掉的39岁柜员李悦,投出287份简历全部石沉大海。她熟悉的数钱、盖章、微笑服务,在机器面前瞬间归零。 更让人心痛的是那些悲剧——豫地鹰城冷藏车载人事件夺走8位农妇的生命,晋地大同巴士失联事件造成10人死亡。如果有先进的农业机器人、食品包装机械,这些农妇何必冒险乘坐不安全的车辆?科技为何总在救命领域缺席,却在替代人力上如此积极? 现在的AI写作更是陷入“平均化”陷阱。DeepSeek生成的文学评论四平八稳,结构模板化,观点同质化,读起来像期刊八股体。对比“外卖诗人”王计兵的诗句——“从空气里赶出风/从风里赶出刀子”,AI生成的《鹧鸪天·送餐路》工整却毫无灵魂。技术再先进,也模仿不了生命磨砺出的真挚情感。 某些无人零售企业CEO直言不讳:“别跟我提体验,我只关心‘人效比’,把人力成本降到零,我就赢了。”这种资本思维碾压人本思维的论调,正在把社会引向歧路。当大部分人被科技优化掉,所有无人企业将真的空无一人。被科技断绝生路的人们,哪还有钱去消费无人服务? 科技本该是帮助人们活得更有尊严,而不是把人们踢出生产。救火、排雷、高空清洗这些危险工作,才应该是智能科技大显身手的战场。人民子弟兵杜富国排雷致残,两位90后消防员执行任务时坠楼牺牲——这些最需要科技担当的领域,反而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我们需要的是科技与人性的平衡。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0 阅读:0
繁华已落尽

繁华已落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