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7年,一个中国女人回国过海关时突然被人拦住。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一沓美元,她忙说:"这6800美元,给你们。"工作人员没理她,眼睛却盯上了2个小药瓶,女子的心一下提到了嗓子眼。 林兰英这人,从小就显露出不一般劲头。1918年出生在福建莆田一个普通书香门第,父亲是乡村教师,家里条件一般。那时候村里重男轻女,女孩上学纯属奢侈。她7岁那年,直接把自己锁屋里,饿了好几天,硬逼家人点头让她去学校。进了学门,她每天第一个到教室,坐在木桌前抄笔记,成绩稳在前两名。说起来,这丫头骨子里有股倔劲,不服输的本事从小就练出来了。小学中学一路下来,校长看她聪明,免学费还保送更好学校。她考上福建协和大学物理系,大学四年泡在实验室,摆弄仪器算数据,毕业留校教书。1948年,留学机会来了,她登轮船出国,行李里塞满物理书,脑子里全是学成报国的念头。 在美国,林兰英没闲着,先进迪金森学院读数学,1949年拿下学士学位,成绩好到获荣誉学会金钥匙。导师劝她去芝加哥大学,她瞄准半导体这块,转到宾夕法尼亚大学固体物理专业。1951年硕士毕业,1955年博士论文写离子晶体缺陷,她成该校第一个中国女博士。教授们夸她东方才女,她低调干活。毕业进索菲亚公司搞半导体,一年三次加薪,其他公司挖角开更高价。她在美国八年,攒下6800美元,全是血汗钱。可她心系中国,从没想留下来。1956年中美日内瓦会议谈妥留学生回国,她收到家信,马上辞职收拾行李。公司同事劝半天,说美国前途大好,她笑着谢绝,说中国更需要她,还拉人一起回。 回国那天,1957年1月旧金山港口,她拖着棕色硬壳箱,里面衣服证件杂志堆着,口袋信封装6800美元支票。海关人员拦住她,拉开箱子翻个底朝天,衣服杂志扔一地,从口袋掏出信封,数清钱说不能带走。她急忙说这钱给你们,海关没搭理,直接塞兜里。箱底两个小药瓶映入眼帘,玻璃瓶10厘米高,标签写英文药名,里面紫色液体裹保鲜膜,看起来像肺病药丸。工作人员拧开瓶盖闻闻,拨开膜看药粒,没起疑心,就这么放行了。她抓起箱子走向登船口,身后海关人员低笑,以为钱留住她。其实瓶里藏400克锗单晶和硅单晶,这是她八年研究结晶,半导体核心材料,中国当时全靠进口。这些东西值20多万,飞机红外镜头航天零件都靠它。钱丢了无所谓,材料带回才关键。 船到香港码头,乡音一入耳,她差点掉泪。转道北京,她第一时间把两个药瓶捐给国家,一分回报没要。进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她扎进实验室,半年不到拉出中国第一根锗单晶。实验室15平米,挤六七人桌子仪器,冬天手脚冰凉夏天汗流浃背。她围着单晶炉转,炉子老出故障冒烟爆炸,她记录本上密密麻麻数据。1958年,又搞出硅单晶,中国成全球第三个能产的国家。那时候条件苦,材料技术全空白,她咬牙死磕,晶体生长过程一波三折,总算见成果。这些单晶让中国半导体起步,航天电子工业迈大步。 1960年,林兰英当上材料研究所所长,提出研究砷化镓单晶。很多人觉得太超前,中国十年二十年用不上,纯浪费。她不听,申请项目带团队上。材料稀缺技术零,炉子炸几次烟熏屋子。他们捡砖头搭实验台,冬冻夏热,她手磨出茧子。1962年,砷化镓单晶出世,性能超世界顶尖,日本博览会成焦点。这材料后来用在导弹雷达,国防科技大用场。她没停步,1960年代末听说太空环境能提纯材料,就设计方案地面测试。1987年,卫星带设备上天,她守信号等返回,两颗灰色砷化镓单晶纯度破全球纪录,40年难题解决。她的技术成中国航天基石,人称航天材料之母。 晚年林兰英把劲头放培养年轻人,实验室里讲课声音洪亮,讲解晶体结构深入浅出,常叮嘱学生把年华献国家。她一辈子没结婚,生活简单,早出晚归像苦行僧。2003年在北京去世,85岁。回想她一生,从小丫头绝食求学,到留学八年带回国宝材料,再到实验室白头攻关,每步都踩实,帮中国半导体从零起步。搁现在看,她那股子实干精神,搁谁身上都牛。
1957年,一个中国女人回国过海关时突然被人拦住。工作人员一把翻开她的行李,掏出
小史论过去
2025-09-23 13:11:34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