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再幻想“倒车接人”了,当下更可能是“倒车撞人”!股民的期待正逐渐破灭,即便此前不愿接受现实的人,如今也慢慢看清了市场真相。
行情好时,人人都觉得自己是“股神”,坚信能在市场盈利,迫不及待地冲进场;可行情转弱后,不少人因追高被套而后悔减仓太晚——看着利润缩水,既犹豫是否落袋,又靠意志硬扛,可场内主力毫不留情,一味砸盘出货,最终只留下散户在高位站岗。
究竟要到什么地步,股民才会醒悟,主动选择休息避险?其实没有标准答案,关键在于每个人都要为自己的操作负责——股市里机会固然存在,但风险永远排在第一位。牛市中赚到的钱,更多是市场情绪赋予的红利,而非个人能力;只有当情绪退潮、开始亏钱时,才是对真实水平的检验。
很多新股民总在行情大涨时开户入场,恰逢指数与情绪顶点,周围满是看多声音,完全听不到风险提示,这正是多数人亏损的根本原因。
9月行情本就复杂,节前更无大机会——这些观点月初就提,中旬反复强调,如今临近月末,仍有人选择忽视,总幻想着新高与未来的大机会。可当眼前的风险真的来临时,其冲击力足以让很多人难以承受。
最近市场情绪降温,反对我的声音也少了,此前分享的逻辑正逐步兑现——毕竟,时间与市场才是最好的证明。有些预判在人气巅峰时容易被忽视,但当情绪进入衰退周期,股民终会感同身受,只是后知后觉的防御,往往要付出代价。
关于今日及后市,我再分享几点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1. 节前行情已基本结束,建议等待节后再寻机会。即便接下来指数仍有反复拉升反弹,可操作空间与实际意义已不大。
有人说“节前没机会,等节后就行”,但未来行情谁能完美预判?没人能保证节后一定大涨,也没人能确定情绪泄洪后,节后能快速恢复至巅峰。股市中,做好当下远比憧憬未来的“大饼”更实际——行情每日变化,提前应对胜过幻想。
2. 今日市场放量下跌,绝非“倒车接人”。
下跌不等于“倒车接人”。回顾美联储降息后,A股曾放量冲高回落,套牢大量资金;今日市场再度跳水、创业板冲高回落,同样是放量套牢筹码。不难发现,A股这几次明显放量,基本都伴随市场普跌,这背后是放量出货,而非高位洗盘——毕竟,上涨与震荡时缩量、普跌时放量,是典型的出货信号。
再想想此前多次冲击3900点未果,高位反复堆积的量能,已套牢大量资金,后续需反复震荡消化,这将是后市的重要压力。因此,当前并非“倒车接人”,而是资金在高位反复冲高诱多出货,甚至常借利好完成撤离。
3. 银行拉升并非科技回调的原因,反而是“护盘”信号。
不少人抱怨“银行上涨带崩科技”,但更该思考:会不会是科技板块主力要出货,某队为稳定情绪,才被迫拉银行护盘?若没有银行拉升,以今日个股跌幅,指数早已扛不住。
今日机构抱团的CPO概念创新高后,资金直接砸盘出货,高开砸盘的痕迹格外明显(此前震荡时出货节奏较慢)。此外,上午内资主力净流出超千亿,近期资金每日净流出规模都达数百上千亿,这已是市场清晰走弱的信号。
4. 散户需接受现实,保持理智,控制仓位。
今日大盘跌破3800点后,虽有资金拉升维稳,但大盘已连续多日处于20日线下方,此次跌破与以往不同,修复走强的速度会更慢,需做好“超预期走弱”的准备。
我们不必过度悲观,急跌后或有资金进场修复,但修复力度难回此前状态——高位股出货会持续,指数也将继续寻底。因此,当前最好的策略仍是控制仓位,休息等待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