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蔡国强和女友吴红虹(也是后来的妻子)在野外写生时,一张罕见的合影。 就在这一年,蔡国强凭着自己的本事,稳稳考上了上海戏剧学院里的舞台美术系——要知道,那时候能考上这种专业院校,可不是随便画画就行,得有真材实料的功底,可见他打这儿起就对“视觉表达”有股子钻劲儿。 从这之后啊,每到夏天放暑假的时候,他都没闲着窝在学校或家里,而是拉着当时的女朋友吴红虹——没错,就是后来跟他过一辈子的妻子——俩人一块儿跑遍了中国的不少地方,一边旅游一边写生。你想啊,那会儿交通可没现在这么方便,俩人背着画板、颜料,走南闯北看不同的风景,既能在写生里练手艺,还能在旅途里处感情,这日子过得既有意思又扎实,比光在画室里闷头画可鲜活多了。 也就是在那个阶段,国外的各种西方艺术思潮跟潮水似的往国内涌,好多搞艺术的人都有点“懵”,蔡国强也没例外,直接陷入了创作上的小危机——以前熟悉的画画路子,突然好像跟新的想法对不上了,不知道该怎么往下走,这种迷茫劲儿,估计搞创作的人多少都体会过。 但他没一直陷在里头,反而开始琢磨着换个法子,不再盯着以前常用的那些画笔、颜料,慢慢变更起了画作用的媒材——这一点就挺难得的,好多人遇到瓶颈就卡住了,他却想着“换条路走”,脑子转得快,不钻牛角尖。 再说了,蔡国强的老家是福建泉州,那地方当时有不少人都靠着做鞭炮生意过日子,火药这东西在当地一点儿都不稀罕,随手就能找着。而且他发现,火药这玩意儿不一样啊,点燃之后炸开的瞬间,既有一股子冲劲儿的威力,还能在纸上、画布上留下特别随机又抽象的痕迹——这种“不可控”的效果,跟他以前用画笔慢慢画出来的东西完全是两码事,透着股子野性和惊喜。 所以到了1984年的时候,他就大胆试着把火药当成了创作的载体和材料来搞作品——现在看觉得“哦,这就是他的风格”,可当时谁能想到用火药画画啊?这想法又新鲜又冒险,也正是这份敢尝试的劲儿,才让他后来走出了独一份的艺术路子。
“中国人不守信用,19世纪年间白纸黑字签了永久割让土地条约,如今却要反悔!”20
【79评论】【137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