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总想学上海,想复制一个上海,这念头基本可以断了。 上海的成功,不是光靠政策砸钱就能堆出来的。 这座城市的命,一半是天给的,一半是自己拼出来的。 老天爷赏饭吃,给了它长江入海口这个独一份的位置。这个地理优势直接让上海港从2010年起,连续14年霸占全球集装箱吞吐量第一的宝座。光有位置还不够,它还建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洋山自动化码头,效率高到没朋友。 历史上两次关键的跃升,上海都抓得死死的。1843年开埠,让它成了当时远东的金融中心,外滩的万国建筑群就是那个时候留下的家底。1990年浦东开发,更是国家层面的战略布局,陆家嘴的崛起,直接把中国的金融中心地位给定了下来。 现在的上海,GDP达到4.72万亿,钱都花在了刀刃上,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这些未来产业,它一个都没落下。更厉害的是它那“绣花功夫”般的城市管理,这种精细化治理能力,才是吸引全球顶尖人才和资本的软实力。 所以别光羡慕它的经济体量。 更应该佩服它总能在关键时刻,做出最正确的选择。



游戏人间
这是个智商低盲目崇洋媚外的城市,因为在这个城市占优势的是有房子的一群人,这群人大多文化水平不高,又想标榜时尚,所以成了盲目崇洋媚外。
用户74xxx88 回复 11-07 13:20
你觉得楼主这种满怀愤恨但还来上海讨生活的人好意思说当地普通人群学历吗[捂脸哭]
用户74xxx88 回复 11-07 13:32
如果你当年新冠封禁没敢黑在外面的话,你已经错失了这辈子唯一一次月入超两万的机会了[捂脸哭]早点回老家吧,你混不出来的[大笑]
可可
太牛了,唯一缺点就是国家给的扶持太多了
用户10xxx37 回复 11-07 15:23
扶持多?上海上交中央的钱是最多的。给你政策你不产出有个毛线用
Cu 回复 11-07 10:41
想做啥事,只要有政策就行 上海从不缺钱 一个寺庙随便掏好几亿
独钓寒江雪
太牛了,唯一缺点夏天太热了
干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PPK 回复 11-03 00:28
太热是占比全市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外地人引进这块土地后所带来的。我童年那时,整个上海市人口也只有七八百万,夏天七八月暑期大伏天也只有三十度上下,但那时冬天非常寒冷零下六七度年年如此,连家用水管都冻僵而放不出水。一般象现在十一月底上海已经都穿毛衣外套小棉袄了,到了十二月老棉袄、棉裤、棉鞋统统一起上身了。那时每年从十一月初入冬开始寒冷直至来年的三月底才开始慢慢回暖……
剑煮酒无味 回复 11-03 13:53
20多年前去过青浦区私人厂家打工,刚开始吃不习惯,后来觉得还挺好吃的。而且不用卷装卫生纸,用的是方形一张一张那种,第一次接触到了隆力奇这个品牌
帝国时代
不管大家对上海有什么看法,孰好孰坏。但请记住:这是中国的上海,我们的脚踏在同一块土地上!
用户10xxx71 回复 11-09 10:08
但是很多上海人觉得上海是自己的
Cu 回复 11-07 10:42
不是苏泊然最多吗
zhan
还得其实吧。把崇明岛独立出去,和启东市一起形成另外一个经济特区,跟上海竞争,对国家来说更好。崇明岛也可以往东建深海港口。
风铃 回复 11-04 12:46
崇明岛一个泥沙冲积岛,你要建深海港,你真逗啊,但凡他能改造一下下,上海都不会去跟浙江买洋山港那块飞地建深水港,专门修一座将近百公里长的东海大桥[捂脸哭]
zhan 回复 风铃 11-04 13:09
往海深处建港,用跨海大桥连接。现在技术很成熟
干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PPK
工业化碳排放量上升致使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平均分布在全球特大范围的大气层对四季相对以往温差上升,却仅仅二三度。而现在上海四季相比上世纪夏天气温要高出了以往十度左右,那种离谱的数值热量不是由上海人口大幅度增加三分之二生活中造成的那暑热四十度上下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所以说现上海暑期超热是由居住人口量超速增长,引进三分之二居民生活中所导致的集中排放热量!
止殇
开放与包容才是上海最吸引人的地方吧!
十年一剑 回复 用户74xxx88 11-07 14:58
是啊!牛鬼蛇神群魔乱舞。
用户74xxx88 回复 11-07 13:37
横向比较下,没有最烂,只有更烂[抠鼻]
db
上海疫情期间团长可牛了
用户11xxx23
复制一个上海不是不可能,而是没必要? 这么说吧,把某个城市设为经济特区,给予政策扶持,那这个城市的房地产就会蓬勃发现,房价飙升,政策扶持会引来新的企业入驻,在明文给这个城市设定全国最高的最低基本工资标准来吸引基层劳动工人,完全可以让这个城市在十年内发展到极高的程度,方法摆在这里,问题是国家没有理由,没有必要这么干
用户10xxx37 回复 11-07 15:27
你想想海南…发展了那么多年还不是一样,人口素质完全不一样
用户51xxx51
天然港口浙江多的事,改造起来费用低廉,还能说不是靠政策扶持?
三生石の精灵 回复 11-03 19:31
早期宁波港的开发只是为了宝钢的进口铁矿石的堆放,当时可怜哪,这么好的深水良港。1995年后宁波才开始有建设集装箱的码头。
xjx 回复 11-04 23:38
洋山港是浙江的,收回来上海就没有深水港了
干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PPK
太热是占比全市总人口三分之二的外地人引进这块土地后所带来的。我童年那时,整个上海市人口也只有七八百万,夏天七八月暑期大伏天也只有三十度上下,但那时冬天非常寒冷零下六七度年年如此,连家用水管都冻僵而放不出水。一般象现在十一月底上海已经都穿毛衣外套小棉袄了,到了十二月老棉袄、棉裤、棉鞋统统一起上身了。那时每年从十一月初入冬开始寒冷直至来年的三月底才开始慢慢回暖……
hbhgabc 回复 11-04 06:45
从这条评论就可以看出对外地人的态度
干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PPK 回复 hbhgabc 11-04 08:50
这是地方人口布局管理给予的政策问题!与外地人来上海毫无关联,这要有所区分!
干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PPK
工业化碳排放量上升致使全球气候变暖,这是平均分布在全球特大范围的大气层对四季相对以往温差上升,却仅仅二三度。而现在上海四季相比上世纪夏天气温要高出了以往十度左右,那种离谱的数值热量不是由上海人口大幅度增加三分之二生活中造成的那暑热四十度上下的热量是从哪里来的呢??所以说现上海暑期超热是由居住人口量超速增长,引进三分之二居民生活中所导致的集中排放热量!
三生石の精灵
上海一开埠,直接把外国在宁波的领事馆全迁过去了,空留了宁波老外滩
江东游
崇明岛那么大的面积,不应以农业为主,要把上海的研发、教育等绿色产业转移过去。
16xxx1076
只要国家支持,都不是问题……复制10个上海都可以
冰激凌流泪
就是砸钱砸出来的,洋山港怎么来的?
心情驿站
开放的上海更开放
用户14xxx39
古往今来,上海地区的人都非常重视教育。出国的人也是把留学作为第一目的。没有只为了打工出去的。所以上海人里高管和技术人才相比也更多。这一块意识上的差别千万也不能忽略。
干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PPK
就是停等五年经济建没,让深圳脱了拖鞋都赶不上!不是说牛比话
龙猫
对,你是明白人!
干自己的事让别人去说PPK
事到如今终感到已经变成了安徽的上海[捂脸哭],在上海人来人往车水马龙,走到每个角落终离不开安徽人的身影 [不开心]
丁把儿下雨
上海没有什么品牌的产品
用户74xxx88 回复 11-07 13:41
老牌子轻工业都被卖光了,毕竟人工竞争不过了。也没啥可惜的。什么都要往自己的饭碗里扒,这是津京唐[捂脸哭]
神兽的雪碧
看看深圳就知道国家政策的重要性了
香辣小龙虾
每一片土地都是国家的一部分,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和强大提供源动力。
重度嗜茶
长江有入海口,黄河就没有了?只不过貌似黄河入海口是内海
小天哥 回复 11-03 21:06
我说的就是内河,你说的海运
萧萧瑟瑟 回复 11-04 19:01
你的理解能力太好了
微風中的雨
和平年代确实优势很大,战争年代就比较危险了
烈焰繁花
互联网红利没抓住,不知道什么原因
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回复 11-05 09:50
新能源汽车不也没抓住。国家产业布局。
用户10xxx57
大场写成虹桥也是醉了
鄭丶先生
难道不是政策堆的?
无生无灭无相
曾经有人小复制深圳[得瑟]
will
不是靠钱堆出来的 吧这钱放其他城市试试?
辛辰一梦
你说的这些高科企业慢慢的向战略后方转移咯,,哈哈,,
平安就好
如果你爱他,让他来上海,如果你恨他,也请他来上海。
tiger
夏天热死,冬天冷死。
柔然
雨热同期的上海,夏天热雨水丰沛,所以粮食单产也是长期名列前茅
菊花冷冷
开放是肯定的,包容不包容就不知道了
用户15xxx44
老天爷和国家政策赏饭吃
山水路桥
有一户建潜力啊,这么多地方长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