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对台统派的态度看似“来者不拒”,实则藏着精妙的战略算计。根据台湾“内政部”2025年统计,岛内公开主张统一的政治团体仅占0.7%,但大陆仍高调接纳洪秀柱这类“孤勇者”。这种“广纳百川”的姿态,既是对“台独”势力的釜底抽薪——2024年民进党打压统派导致155人被起诉,大陆反向操作让统派声音不至沉寂;更是对中间选民的精准拉拢,台湾《远见》民调显示,63%民众认同“统派存在能制衡绿营”。 洪秀柱的“守魂”看似悲壮,实则踩在历史痛点上。她坚持的“一中同表”主张,与大陆《反分裂国家法》第8条形成默契——该法明确规定“台独”分裂势力若触碰红线,大陆有权采取断然措施。这种“法理绑定”让洪秀柱的言论有了护身符,2025年她率团访大陆时,国台办专门安排台商代表座谈,用230亿美元投资意向书印证“统一有红利”的现实逻辑。 郑丽文的“投机”背后是岛内政治生态的缩影。国民党在2024年“九合一”选举中狂输15席,迫使党内调整两岸政策。郑丽文提出“避免成为中美博弈牺牲品”,精准戳中台湾民众痛点:台“经济部”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对大陆出口占比达38.7%,若两岸关系恶化,台湾半导体产业将首当其冲。这种“经济牌”策略,与大陆“融合发展”政策形成共振。 个人认为,大陆的“来者不拒”实为“以实击虚”:用统派声音对冲“去中国化”教育,以经济融合消解“台独”幻想。就像2025年福建向金门供水工程,表面是民生项目,实则用“水乳交融”破解“法理台独”。当台湾年轻人发现“统一账户”里有真金白银,绿营的“抗中保台”话术自然不攻自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