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该他发财!”10月20日报道,湖北武汉,一27岁小伙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了月薪8000元的稳定工作,转行摆摊卖起了麻糍,没想到生意越来越红火,日收益稳定破1000元,小伙表示自己想像网红一样做成“麻糍哥”,网友:这是从打工人变成小老板了![紫薇别走] 张同学在湖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在宁波一家汽车装饰建材公司做销售,月薪8000元,工作稳定,在父母眼里这就是理想的生活轨迹,但他总觉得少了点什么,每天重复同样的话术、见同样的客户,三年下来存款不少,成就感却越来越少。 他在杭州偶然吃到一家麻糍店,丰富的馅料搭配让他眼前一亮,回去后他花了整整一个月泡在烘焙培训班,从和面、调馅到包装设计,每个环节都反复练习。 当张同学向家人宣布要辞职摆摊时,父亲直接摔了筷子,“读了大学就是为了不用风吹日晒,你倒好,自己往苦日子里钻,”母亲红着眼睛劝了整整一夜,但张同学心意已决,他算过账:宁波租金贵,开店成本太高,不如先从摊车做起试水。 他在宁波杭州湾新区支起了第一个摊位,现实很快给了他一记重锤,新区以工厂和办公区为主,年轻客群少得可怜,每天从早上准备到晚上收摊,忙活十几个小时,流水只有三百块。 扣掉成本、摊位费和三轮车的油钱,一天赚不到一百,最难的是心理压力,父亲的电话他不敢接,朋友问起也只能含糊其辞,坚持了一个多月后,张同学开始冷静分析。 他发现问题不在产品回头客的好评一直很稳定,而在选址,宁波的客群分散,很难形成口碑传播,他想起母校周边有好几所高校,学生消费力强、接受新鲜事物快,更重要的是自己熟悉那里的每条街道。 重新开张的第一周,张同学每天只睡四个小时,他把摊位选在学生公寓和小吃街之间的必经路口,下午五点准时出摊,正好赶上晚饭后的客流高峰。 为了吸引眼球,他特意把三轮车刷成粉色,还设计了卡通招牌,更关键的是口味创新,他开发了十几种组合:芒果配杨枝甘露奶酪、草莓配巧克力酱、芭乐配茉莉青提,还可以加奥利奥碎、薄脆、椰蓉或肉松。 一个女生发的探店视频在校园论坛火了,视频里,张同学一边制作麻糍一边和顾客聊天,笑容真诚自然,“老板是个有故事的人”成了话题,接下来每天排队的人越来越多,流水从五百涨到八百,再到破千,他开始需要提前备更多原料,粉色摊车成了小吃街的标志性景观。 生意稳定后,母亲悄悄从黄冈赶来了,她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帮忙洗水果、装盒,张同学知道,这是母亲用行动表达支持,现在两人配合默契。 做麻糍的过程让他找到了久违的专注感,看着糯米团在手里变成一个个精致的成品,听到顾客说“太好吃了”“明天还来”,这种即时反馈是坐办公室永远体会不到的。 以下是模拟的网友评论: “这哥们儿牛啊!能从按部就班的办公室里跳出来,还能在夜市里拼出名堂,日入千元就是实力证明!活该他发财,这份勇气和行动力不是谁都有的。” “真心佩服!现在很多年轻人就是缺这股敢想敢干的劲儿,靠自己的手艺和汗水赚钱,比啥都踏实。希望“麻糍哥”的生意越来越红火,早日开成连锁店!” “这事得看两面,成功的关键在于他做了市场调研,精准定位到高校年轻人,产品和营销都跟上了,创业不是蛮干,思路清晰很重要。” “日入千元是营业额,还得扣除材料、摊位等成本吧?虽然纯利应该也不错,但创业有风险,不能只看表面光鲜,他家人的态度从反对到支持也说明了,做出成绩才是最好的说服。” “深有同感!自己当老板虽然辛苦,但那种对事情的掌控感和成就感,确实和打工不一样,他说的“做麻糍很解压”,我完全能理解,专注做一件事的时候心是静的。” “我去过这个摊!在汉口学院那边,排队人超多,麻糍味道确实不错,老板也挺健谈,支持这种有想法的小生意,希望保持品质,别成了网红就飘了。” “这种毕竟是个例吧?有没有考虑天气、城管、身体健康这些不确定因素?月薪八千的五险一金也是隐性成本,鼓励创业,但别把冲动当勇敢,稳扎稳打可能更适合大多数人。” “怎么说呢,能成功当然好,但我觉得不能一味鼓吹“辞职摆摊”,稳定的工作也有它的价值,关键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节奏,无论是打工还是创业,自己开心充实最重要。” 如果是你,面对一份稳定但可能看到天花板的工作,和一个有风险但让自己心动、且有可能获得更高回报的创业机会,你会更倾向于哪种选择?为什么?来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吧! 信源:九派新闻
“活该他发财!”10月20日报道,湖北武汉,一27岁小伙不顾家人反对辞去了月薪8
征途观史
2025-10-21 19:43:52
0
阅读: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