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芯片断供更可怕的情况出现了!中国物理博士尹志尧直言:美国芯片专家中,很大部分是华人,中国在14亿人口里选人才,美国却能全球选! 美国那套 “全球抢人” 的路子,现在早不是风光无限了。以前大家都觉得,美国靠 H-1B 签证、硅谷的高工资,能把全世界的芯片人才都吸过去。 2024 年数据确实摆在眼前:美国顶尖芯片团队里,华人还占着 35%。可现在风向变了 — 美国自己搞 “中国行动计划”,把华裔科学家当 “可疑分子” 查,拜登又加码芯片禁令,华人想碰核心技术门儿都没有。 就说硅谷吧,2015 年时候,华裔工程师占比还能到 25%,到 2024 年直接掉到 9%。不是华人不想去,是去了也没奔头:明明有本事搞研发,却只能做边缘工作,谁还愿意留 最要命的是,美国本土年轻人根本不爱干芯片。STEM 专业毕业生里,愿意进芯片行业的还不到 15%,都跑去搞金融、做互联网了 — 来钱快啊,没人接班怎么办,美国就去挖印度人才,可效果呢?印度工程师写的代码,出错率是华人的 2 倍多。 之前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建工厂,本来想靠美国工人,结果工人连光刻机按钮都不会按,只能从中国台湾调人救场,工期直接拖了大半年。你看,美国这 “全球选才”,说白了就是 “抢现成的”,自己没本事培养,抢不来就慌了。 再看咱们中国,“14 亿人选人才” 根本不是 “范围窄” 那么简单,而是在 “自己种树”。尹志尧早就说过,14 亿人里藏着太多好苗子,关键是怎么教、怎么用。 2024 年这招就见效了,清华、北大这些学校,把 “集成电路” 设成一级学科,招生规模一下子扩了 30%。更实在的是,学校直接跟中微、长江存储这些企业搭伙,建了联合实验室。 学生在学校里就不光学理论了,能上手摸 14 纳米的刻蚀设备,跟着工程师调参数、找问题。以前毕业生里,能直接对接研发岗的不到 10%,现在直接涨到 28%。在学校就练过真本事,进企业就能干活,这比美国 “抢现成的” 靠谱多了。 还有个值得一说的事,美国越卡咱们,越多人愿意回来。90% 的半导体华人大牛,最近两年都回国创业了。华为的 “天才少年” 计划,给的年薪直接对标硅谷; 中芯国际搞 “高端人才特区”,研发自主权全给到位。2025 年光这些回流人才,就带回来 47 项技术突破 — 以前在美国只能做边缘工作,回来能牵头搞核心项目,谁不乐意。 有个从英特尔回来的工程师说“在美国我就管 CPU 缓存设计,回来后能搭团队搞整个架构,国内企业敢给机会,我就敢拼。” 你看,不是咱们人才不行,是以前没舞台,现在舞台搭好了,本事全显出来了。 最厉害的是,咱们本土培养的人才,跟产业链紧密相贴。屹唐股份去年就遇过事,美国应用材料公司把它的核心技术人员挖走了,还带走了一堆数据。 换以前可能就慌了,可现在不一样 , 屹唐早搞了 “内部人才梯队”,从应届生里挑好苗子,跟着老工程师练。才 8 个月,新上来的年轻人就把技术缺口补上了,还顺带优化了流程。 这就是咱们的优势:美国的人才来自全世界,凑一起还得磨合 “技术语言”;咱们的人才都是本土长起来的,知道企业缺什么、产业链要什么,上手就能干,根本不用浪费时间磨合。 尹志尧说的那句 “美国全球选,中国本土挑”,其实藏着一场人才比拼的真相:芯片这行,从来不是 “选的范围大就赢”,而是 “能不能自己造血”。 美国靠抢人撑了这么多年,现在抢不到了、本土没人了,就开始慌;咱们中国看似慢,却是在一点一点建培养体系 ,14 亿人的潜力,慢慢就挖出来了。
大家发现没有,中美关税战打到现在,什么台积电!什么英伟达!什么苹果!什么特斯拉!
【1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