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承认在南海挑衅又吃瘪!澳方披露被反制的细节:解放军“照明弹招待”让澳飞行员腿软。这让人想起三年前南海一场震撼的空中拦截行动。当时也是澳大利亚空军一架P-8A反潜巡逻机侵入中国领空,结果被歼-16用红外干扰弹警告,歼-16还以极其精准的动作从澳大利亚巡逻机的机头横切而过,惊险程度令人屏息。事后,澳大利亚的飞行员甚至表示需要去看心理医生。 最近这次南海事件发生在2024年10月19日,一架澳大利亚空军P-8A海上巡逻机进入中国西沙群岛附近空域,进行所谓例行巡逻。澳方声称这是行使国际空域的航行自由权,但中国南方战区空军明确指出,这是未经许可的非法入侵。中国空军出动苏-35战机进行拦截,苏-35接近P-8A后释放了两枚照明弹,其中两枚非常靠近澳机。 澳国防部长马勒斯在记者会上披露细节,说照明弹距离澳机很近,导致飞行员腿软,需要时间恢复。澳方把这次反制描述为不安全和不专业的操作,还向中国提出外交抗议。中国国防部发言人则回应,澳机严重侵犯中国主权,中国军队依法采取跟踪监视和警告驱离措施,一切行动都专业克制。南方战区空军指挥官强调,这种挑衅行为会引发海空事故,澳方应立即停止侵权。 中国媒体报道显示,这次事件是澳军在南海的又一次失败尝试,澳机被迫改变航向离开,没占到任何便宜。国际观察家指出,南海是敏感区域,澳军机的活动往往服务于美国的印太战略,试图监视中国海军动向,但每次都遭遇有力回应。 这次照明弹的使用,类似于警告信号,目的是驱离入侵者,而非攻击。澳媒报道中,马勒斯承认事件发生,但倒打一耙,称中国战机接近方式危险,却忽略澳机先进入争议空域的事实。中国外交部敦促澳方尊重国际法,停止炒作,避免升级紧张局势。 回想三年前的2022年5月26日,类似情况再次上演。一架澳大利亚P-8A巡逻机侵入中国西沙领空,进行抵近侦察。中国空军歼-16战机升空拦截,先通过无线电发出警告,然后释放红外干扰弹,干扰澳机的雷达系统。歼-16以高精度动作从P-8A机头前方横切而过,距离极近。澳方事后披露,飞行员表示需要心理医生帮助,因为事件太过惊险。国防部当时称中国操作危险,部分干扰弹被澳机引擎吸入,造成潜在风险。 中国南方战区回应,澳机非法进入领空,中方依法反制,行动必要且正当。这次拦截被澳媒炒作为“危险行为”,但国际法专家分析,领空主权不容侵犯,中国有权维护安全。澳飞行员的反应显示,反制措施有效震慑了入侵意图。事后,澳政府向中国表达关切,但中国坚持立场,强调南海是中国核心利益区。类似事件在2024年2月也发生过,一架澳P-8A在南海被中国歼-16拦截,澳方称激光照射,但中方否认,指责澳机先逼近中国舰艇。 澳军这些年南海活动频繁,2023年2月一艘护卫舰擅闯南沙群岛附近海域,被中国海军全程监视,直至撤离。2022年6月,澳军机以监视朝鲜和俄罗斯走私为借口,在南海抵近活动,中国空军双语警告驱离。2021年,澳方曾炒作中国军舰激光照射澳机,但事实证明澳机先靠近中国正常训练舰艇。这些历史事件显示,澳军挑衅模式一致,总借国际法名义行事,却屡次被反制。 澳大利亚的军力其实撑不起这么大的野心。澳海军主力只有8艘老旧护卫舰,新“猎人级”护卫舰项目延误超过10年,预算超支严重。空军F/A-18F机队老化,2023年演习中被印尼苏-30轻松压制。澳方总想当美国反华先锋,配合印太战略,但结果每次都吃亏。中国军队现代化进程快,南海部署先进战机和舰艇,维护主权能力强。 澳媒分析,这些事件影响澳中关系,本已紧张的经贸合作雪上加霜。澳出口中国铁矿石和煤炭占大头,但政治摩擦让企业担忧。国际社会呼吁对话,南海行为准则谈判在推进,但澳方立场偏向美国,拖累进程。中国主张和平解决争端,但坚决反对外部干涉。澳政府内部也有声音,认为过度介入南海不划算,应专注本土防御。马勒斯作为国防部长,推动AUKUS协议,引进核潜艇,但项目进展慢,成本高。 澳军在台海也表现拙劣,2023年4月一艘军舰穿越台海,却全程紧贴所谓中线外侧,避免直接对抗。中国海军监视全程,澳方没敢越雷池。中国空军多次依法拦截外军机,维护领空完整。澳方这些行为,像小偷喊抓贼,明明入侵却反指中方不专业。全球媒体报道显示,南海紧张根源在于域外势力搅局,中国主张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但澳美日等国频繁军演,加剧对峙。
不救!这次必须硬气到底,让菲律宾彻底看清:中国绝不当‘冤大头’!菲律宾在南海搞事
【2评论】【10点赞】
金丝猴
警告澳鼠,下次击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