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军无人机挂码劝降:扫码即“安全”还是精准陷阱?

桉闻通史 2025-10-23 17:08:40

大鹅发明战争“新玩法”,无人机挂载投降二维码,乌军用手机扫码即可表示投降,可以进入安全通道!太不可思议了!   说起来,这“机器人程序投降”系统的运作流程,真是把“科技与狠活”结合到了极致。俄军先派无人机、火箭炮往乌军阵地撒一堆传单,这些传单设计得跟乌克兰钞票似的,上面印着二维码,还标着“伏尔加”无线电频道。乌军士兵扫完码,会跳转到Telegram的机器人聊天界面,按提示填完身份信息,机器人就会发过来暗号、路线图,还有集合点的坐标。更绝的是,有时候无人机还会当“电子向导”,实时领着投降的士兵绕开雷区,生怕人家走岔了路。   传单上的内容更是玩起了“情感暴击”。有的印着“要么死了让家人哭,要么停手活下去”,直接戳士兵心里最软的地方;还有的模仿1000格里夫纳纸币的样子,中间画着位母亲喊儿子投降,就差把“回家”俩字怼到眼前了。这种高科技加情感牌的组合,愣是让乌军士兵在枪林弹雨里,陷入了“扫不扫码”的纠结里。   可别觉得这程序多“人性化”,里头藏的全是陷阱。先不说战场环境里二维码特容易被伪造,士兵扫了假码,说不定就被引到俄军预设的火力区里;更危险的是,你填的位置信息一提交,俄军那边可能直接拿着坐标来个精准打击。就像库皮扬斯克前线那次,俄军撒完传单没几天,就有投降士兵的路线被泄露,直接把乌军防线撕开个口子,这哪是“安全通道”,分明是“请君入瓮”。   而且乌军自己人也不省心,听说内部有专门的“督战队”,见着想投降的直接开枪。士兵们一边要防俄军的埋伏,一边要躲自己人的枪口,真敢扫码的没几个,可这事儿传开来,恐慌情绪早就在部队里蔓延开了,比真枪实弹还磨人。   俄军搞这一套,说白了就是想用最低成本瓦解乌军士气。之前乌克兰总统办公室泄露出的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乌军前线自愿投降的人数,从去年每天5个涨到了10个,还有些被俘的乌军上校,居然主动申请加入俄军的“共和国部队”。俄军还特意安排这些投降的军官,换身衣服以“俄军中将”的身份去前线喊话,这招比炸掉几个碉堡还管用,听着自己以前的长官劝降,士兵心里那道防线早松了半截。   更阴险的是,俄军还把那些“收降成果”拍下来到处发,比如红军城战役里,乌军士兵跪着向无人机举白旗的视频,被西方媒体转来转去,直接把乌克兰的国际形象砸得稀烂。这种“信息战+心理战”的组合拳,让乌克兰不光在战场上吃瘪,连国际上的援助都跟着受影响,真是打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败仗”。   面对这招,乌军的应对简直是“以卵击石”。他们也想学着俄军的样子,用RM-70火箭炮往俄军阵地撒劝降传单,上面也印二维码、留热线电话,可技术跟不上,传单撒出去要么飘错地方,要么二维码一淋雨就扫不出来,根本没起作用。乌克兰政府也只能捂着消息,官方媒体绝口不提投降的事儿,天天播胜利集会的画面,可前线士兵都看在眼里,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反而更让人没底气。   说到底,还是乌军在电子战上差太远。俄军的无人机能动态换频率,躲开乌军的雷达探测,可乌军的防空系统连“无人机蜂群”都拦不住,更别说干扰人家的二维码系统了,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心理防线被一点点啃掉。   其实俄军这二维码投降系统,也透着现代战争的“魔幻进化”。以前二战的时候,美军在伊拉克撒3900万张传单,才能劝降几千人;现在俄军靠无人机和AI机器人,就能精准盯上每个士兵。从纸质传单到电子二维码,心理战的手段越来越高级,可战争的残酷一点没少。   而且,这事儿还透着股子伦理争议。要是有平民误扫了二维码,泄露了位置怎么办?要是投降的士兵被“督战队”打死,这笔账算谁的?科技把战争变得更“精准”,可也把人性的底线越压越低。  

0 阅读:91

猜你喜欢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