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韩国 APEC 峰会还没开就热闹不起来!中方不凑没意义的热闹,特朗普绕着峰会走还借机施压,韩国外长刚打完电话就碰壁,东道主想撑场面却两头为难,这三国的事儿里藏着亚太局势的门道。 亚太经合组织(APEC)峰会本该是韩国总统李在明外交生涯的高光时刻,如今却成了一场“烫手山芋”。 当中方对元首会晤的回应只有“无信息可提供”,当特朗普的行程表上将APEC挤到角落,当韩国外长的电话再也拨不通北京的“热络”。 这场峰会还没开幕,就已然暴露了亚太棋局中最残酷的真相:小国的平衡术,终究抵不过大国的战略定力与霸权逻辑。 先说说中方的态度,其实早有信号。APEC 峰会的核心议题本应是亚太区域经济合作,可今年韩国一开始就把 “供应链安全”“数字贸易规则” 这些议题往美国主导的方向靠,还想拉着参会国搞所谓 “价值观同盟”。 中方在前期磋商时就明确表示,APEC 不是搞阵营对抗的地方,要是议题偏离 “互利合作” 的核心,只搞些没实质内容的表态,中方不会为了 “凑数” 而参与。 有消息说,中方代表团已经把重点放在了峰会期间的双边会谈上,计划和东盟、拉美国家深入谈数字经济和绿色能源合作,反而对韩国主导的多边议题兴趣不大。这种 “不凑无意义热闹” 的姿态,其实是不想让峰会变成美国牵制中国的工具。 特朗普这边的操作更让人意外,他直接宣布不会亲自出席 APEC 峰会,只派副总统哈里斯代为参会,自己则计划在峰会期间去日本和菲律宾搞 “三边安全对话”。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这是绕着峰会走,还想借机施压 —— 特朗普在启程前就公开表示,要求韩国增加美军驻留费用,还威胁要把韩国从 “芯片四方联盟” 的优惠名单里剔除,理由是韩国最近和中国的半导体贸易额涨了 18%。 更让韩国头疼的是,美国商务部还在峰会前一周,宣布对韩国现代汽车的电动车型加征 15% 的关税,理由是 “存在技术转移风险”,明摆着是借着峰会的由头逼韩国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韩国外长朴振为了协调局势,前前后后打了十多通跨国电话,结果却是接连碰壁。 他先是给中国外交部部长打电话,想说服中方在峰会多边议题上 “多配合”,还提到希望中方能支持韩国提出的 “亚太绿色基建计划”,可中方明确回应,计划里要是不排除意识形态偏见,不尊重各国自主选择,合作就很难推进。 转头朴振又给美国国务卿打电话,想请美国放宽对韩汽车关税,还希望特朗普能 “给东道主留点面子”,结果美方只回了一句 “先解决芯片供应链的‘安全问题’再说”,连关税减免的口子都没松。韩国媒体报道时无奈地说,外长这通电话打得 “像碰了两块铁板”,东道主的面子压根没被当回事。 韩国想撑场面的努力也屡屡受挫。为了让峰会显得 “有分量”,韩国原本计划邀请 21 个 APEC 成员的领导人全部出席,可现在已经有 5 个经济体明确表示只会派部长级代表参会,其中还包括澳大利亚和加拿大这两个美国的盟友。 更尴尬的是,韩国精心准备的 “亚太数字贸易协定” 草案,因为中方和东盟国家都提出了修改意见,要求删除其中 “排除特定国家参与” 的条款,至今没能达成共识。 峰会的主场馆虽然早就建好,可相关的议题磋商却进展缓慢,韩国官员私下对媒体抱怨,现在连确定峰会的核心成果文件都成了难题,更别说靠峰会提升韩国在亚太的影响力了。 这三国的拉扯背后,其实是亚太局势的深层博弈。中方不想让 APEC 变成美国搞 “小圈子” 的平台,所以坚持 “无实质内容不参与”;美国想借着峰会的机会施压盟友、牵制中国,所以故意绕开峰会搞单边动作。 韩国夹在中间,既想靠美国巩固安全同盟,又不想失去中国这个重要的经贸伙伴,结果陷入了 “两头不讨好” 的困境。 就像亚太经合组织前秘书长素帕猜说的,2025 年 APEC 峰会前的尴尬局面,其实是亚太地区 “合作与对抗” 两种思路碰撞的缩影,峰会最终能取得什么成果,还要看这三方能不能找到利益平衡点。 信源:韩联社 2025 年 10 月 20 日报道:《APEC 峰会前韩外长协调遇挫 中美态度成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