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64岁郑智化”连滚带爬“上飞机说说深圳与香港25公分的民生温度差 作为在深圳生

上善若茶说 2025-10-26 09:47:37

从64岁郑智化”连滚带爬“上飞机说说深圳与香港25公分的民生温度差 作为在深圳生活过11年的”老深圳”,我一直就想说一说深港之间在人文细节上的一些差异。 昨天64岁的郑智化坐在轮椅上,望着深圳机场升降车与机舱门间25公分的高度差,陷入绝境。反复请求调整无果后,这位唱着"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的歌手只能"连滚带爬"进机舱,一句"不是身体痛,是心里寒"引发8亿次阅读。尽管机场连夜出台优先廊桥机位、增配保障人员等整改措施,但25公分的落差,已然撕开公共服务的裂痕。 这道裂痕背后,是深港无障碍设施的悬殊差距。据大模型搜索数据:截至2025年5月,香港731座人行天桥中280座配备升降机,覆盖率达38.3%,"人人畅道通行"计划将推动2026年这一数字升至344座;而据网上搜索数据,2019年深圳共492座天桥,仅14座有垂直电梯,占比仅2.8%。更令人揪心的是,深圳部分天桥仅设上行扶梯,不少电梯常年"带病运行",甚至有新建电梯因未接电源闲置半年。这还是一线城市深圳,全国其他二三线城市呢? 差距根源在于机制与理念。香港自1996年实施《残疾歧视条例》,2012年推出专项计划,2025年再投9.4亿港元加装升降机,形成"规划-建设-维护"全链条机制,路政署统一管护让天桥电梯故障率低于3%。反观深圳,2019年才出台相关条例,比香港晚23年,设备预算不足香港同类项目三分之一,且因多头管理导致设施维护缺位。 城市文明不能只用摩天楼衡量,也要看对弱势群体的关怀温度。香港轮椅使用者能实现"天桥-地铁-商场"无缝接驳,深圳残障人士却仍为25公分犯难。正如郑智化所言:"希望深圳机场能跟这座城市优质并进"。当政策善意真正转化为设施保障与服务温度,每个市民才能有尊严地行走,这正是《大学》治国天平下章"以人为本"最生动的注脚。

0 阅读:3
上善若茶说

上善若茶说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