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普京要求保障乌军能够安全投降。当地时间10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视察

易云的世界 2025-10-27 14:47:46

重磅!普京要求保障乌军能够安全投降。当地时间10月2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视察前线指挥所,普京要求所有参加特别军事行动的俄军指挥官都能保障乌军安全投降,普京强调,只要乌军人员放下武器投降,俄军必须为乌军士兵投降提供一切必要的条件,以最大限度的减少伤亡、防止其他乌军从后面开枪以及使用无人机追杀。 俄军此次政策转向堪称180度大转弯。就在两个月前,乌军第93机械化旅还在社交媒体上炫耀“用反坦克导弹击毁俄军BMP-3步战车”的战果,当时俄军对投降乌军的态度还是“先捆起来再审问”。 但10月25日的命令明确要求:乌军士兵只要举手投降,俄军必须立即解除其武装并护送到后方战俘营,途中禁止任何形式的骚扰。 这种转变让人想起拿破仑战争时期的“法式仁慈”——1805年奥斯特里茨战役后,拿破仑将投降的俄奥联军伤员全部转移到野战医院,反而让敌军士气崩溃。 但现代战争中的“缴枪不杀”远比冷兵器时代复杂。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在汇报时透露,仅顿涅茨克方向就有超过3000名乌军士兵在收到投降令后主动放下武器,这个数字是过去三个月的总和。 更耐人寻味的是,乌军总参谋部当天紧急发布声明,声称“绝不会接受俄军的投降诱骗”,但基辅街头却出现士兵排队领取“安全通行证”的奇观。 这种“软硬兼施”的策略正在瓦解乌军防线。在扎波罗热方向,乌军第5突击旅的防线出现集体投降事件,200多名士兵在夜间用白床单拼出“投降”字样,俄军直升机直接空投矿泉水表示接受。 军事专家伊万·诺维科夫指出:“俄军现在打的是心理战,他们知道乌军士兵缺弹药、缺冬装,更缺投降后的安全保障。” 俄军的“仁慈”背后藏着血淋淋的教训。1941年德军入侵苏联时,曾对投降苏军士兵承诺“优待俘虏”,结果60万苏军战俘中有40万人死于饥饿和虐待。 如今俄军显然吸取了历史教训——所有投降乌军都要经过三重核查:生物特征识别、电子设备检测、战俘营定位登记。 普京的命令立刻引发西方阵营分裂。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记者会上指责:“这不过是俄军的宣传把戏!” 但德国总理朔尔茨却悄悄批准向俄提供5000顶防弹头盔,作为“人道主义援助”的一部分。更微妙的是,北约宣布暂停在黑海的军事演习,理由是“避免刺激局势升级”。 这种态度转变暴露了西方的集体焦虑。欧盟统计局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欧盟对俄天然气进口量环比激增47%,德国巴斯夫集团的化工厂已恢复使用俄气发电。 国际能源署警告:“如果俄军控制乌克兰全境,欧洲明年冬季的天然气价格可能突破1000欧元/千立方米。”面对能源绞索,欧洲的“道德牌”正在变得一文不值。 俄军的战术调整与能源布局密切相关。10月25日当天,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宣布:对“配合俄军行动”的乌克兰地区,天然气价格下调30%。 而乌东的马里乌波尔港,俄军控制的港口吞吐量已恢复至战前80%,每天有20艘货轮将乌克兰粮食运往非洲。 这种“以商养战”的策略正在改写游戏规则。乌克兰农业部长尼古拉耶夫透露,全国70%的粮食出口必须经过俄军控制区,否则就得绕道罗马尼亚,而后者要求每吨粮食支付120美元“过路费”。 更绝的是,俄军在占领区开设“粮食兑换点”,乌军士兵可用投降换取粮食配额,这种“饥饿营销”让前线部队出现“为口粮投降”的荒诞场景。 未来推演:投降潮可能引发三大连锁反应。乌军体系崩溃:如果投降人数持续增加,乌军或将被迫征召16岁以下少年兵,这可能引发国际社会更强烈的谴责。 北约内讧加剧:匈牙利已提议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补偿投降乌军,但遭波兰强烈反对,联盟裂痕持续扩大。 俄经济复苏:控制乌克兰东部工业走廊后,俄罗斯军工产能有望在2026年恢复至战前水平,这对西方制裁构成致命打击。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期间,沙俄军队出现大规模逃亡,最终加速了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如今俄军的“投降保障令”,会不会成为压垮乌克兰的最后一根稻草? 基辅街头,泽连斯基的巨幅海报正在褪色,而列宁格勒保卫战的纪念碑前,鲜花却多了起来——民心向背,或许才是这场战争真正的风向标。 信息来源: 普京视察俄军指挥所听取前线战报 2025-10-27 11:20·参考消息

0 阅读:45
易云的世界

易云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