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闯下大祸,鲁莽取消对华访问行程之后,德国外长遭到德国内部尖锐批评

文山史纪 2025-10-28 13:06:02

德国外长瓦德富尔闯下大祸,鲁莽取消对华访问行程之后,德国外长遭到德国内部尖锐批评!10月26日,根据法新社报道,德国外长瓦德富尔取消访华行程之后,德国社民党发言人表示,临时取消访华对改善紧张的德中关系来说不是一个好信号。尤其是在全球紧张时期,与中国进行直接对话至关重要。与中国的对话不应中断,而应持续并深化。 最近德国外长瓦德富尔临时取消访华行程的事,在德国国内闹了不小的风波,不少人都站出来批评他,觉得这步棋走得太鲁莽了。 这事得从基本情况说起,瓦德富尔本打算近期开启自己担任外长后的首次访华,这趟行程原本还承担着为总理默茨年底访华铺路的任务,毕竟默茨一直想通过和中国的互动重振德国经济。 可就在出发前几天,他突然宣布推迟行程,德国外交部给出的说法是 “目前未能在中国安排足够多的会谈”,但这个理由显然没能平息外界的质疑。 最先站出来批评的是德国执政联盟里的社民党,他们的外交事务发言人阿赫梅托维奇直接说,临时取消访华对改善紧张的德中关系不是个好信号,尤其现在全球局势这么紧张,和中国保持直接对话太重要了,对话不仅不能断,还得往深了走。 社民党的不满不是没道理,因为这几年德国经济一直没缓过来,已经停滞 3 年了,大家都盼着能通过和中国的合作找到突破口,外长这个时候取消访问,无疑给刚有起色的沟通机会泼了冷水。 不光是政党层面有意见,德国企业界更是急得不行。从瓦德富尔原定的访华团名单就能看出来,德国工业界的代表团集体缺席了,这被不少媒体解读为对他对华路线的不信任。要知道,中国现在对德国经济有多重要,看看贸易数据就清楚了。2025 年前 8 个月,德国和中国的进出口总额达到 1634 亿欧元,超过了和美国的 1628 亿欧元,中国重新成了德国最大的贸易伙伴。 德国的汽车、机械、化工这些支柱产业,全都和中国市场绑得很紧,很多德国企业在中国赚的钱,都是维系总部运营的关键,要是中德经贸关系受影响,德国制造业根本扛不住。 英国《金融时报》直接把这事称为 “默茨政府的超级外交灾难”,德国媒体也说,出访前夕突然取消行程,暴露了政府外交上的重大挫败。大家之所以反应这么强烈,是因为这趟访问本来意义重大。 瓦德富尔是默茨新政府里最早计划访华的部长,原打算和中方谈稀土、半导体这些关键领域的合作,这些都是德国工业急需的资源和技术交流。他自己之前也说过,“脱钩” 不是正确策略,要和中国保持密切经贸合作,可转头就取消访问,这种反复自然让人不满。 更关键的是,这事暴露了德国政府内部对华政策的严重分裂。瓦德富尔来自总理默茨所在的基民盟,他的一些做法延续了前任外长的 “说教模式”,可默茨总理一边喊着要 “减少对华依赖”,一边又计划亲自访华寻求合作,这种矛盾的态度让外界看不透。 北京外国语大学的崔洪建教授就说,推迟访华更多反映的是德国内部的政治矛盾,不是中德关系的整体方向,毕竟默茨政府还在调整政策,对华立场没定下来。 现在全球局势本来就紧张,很多问题比如气候变化、能源危机,都得靠中德这样的大国合作才能解决。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也说了,中德作为主要经济体,应该相互尊重、合作共赢,这也是两国人民包括德国企业界的共同愿望。德国《焦点》周刊都评论说,德国外长应该向中国学习,而不是搞说教,毕竟中国的市场和发展经验对德国出口行业太重要了。 德国企业界最明白其中的利害,他们知道一旦中德对话中断,首当其冲受影响的就是自己的生意。 这几年美国加征关税,德国对美出口已经受了挫,要是再丢了中国这个最大贸易伙伴,德国经济真的很难翻身。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孙恪勤研究员说得很实在,要是中德经贸再受冲击,德国制造业根本承受不起。 说到底,瓦德富尔临时取消访华之所以引来这么多批评,就是因为大家都清楚,在当下的形势里,和中国保持对话不是可选项,而是必须做的事。尤其对德国这样依赖出口的国家,断了沟通渠道,受损的只会是自己的利益。默茨总理接下来的访华行程能不能顺利推进,能不能修复这次的负面影响,不仅关系到中德关系的走向,更关系到德国经济能不能摆脱停滞的困境。 毕竟,合作才能共赢,这个道理不管对国家还是对普通人来说,都是一样的。

0 阅读:15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