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势越来越紧张,普京开始担心,克里姆林宫翻天覆地的那天出现! 首先得说经济上的难处,这是最基础的,经济不稳,其他都谈不上。俄罗斯经济这些年全靠石油天然气撑着,可现在这根支柱快顶不住了。美国刚对俄罗斯两大国有石油企业下了狠手,全面制裁,冻结资产还不准跟他们做生意,这一下就让石油出口量掉了 8%。 更麻烦的是,乌克兰老用无人机炸俄罗斯的炼油厂,欧洲部分已经有 6 座大厂停工了,成品油产量少了 12%,国内燃油都开始限购,好多地方每车最多加 20 升,农业和物流都受影响,老百姓开车出门都犯愁。 石油收入一降,政府钱包就空了。2025 年上半年油气收入比去年少了 20.2%,联邦预算赤字已经突破 4.9 万亿卢布,超了全年指标。 为了维持经济,俄罗斯央行只好不停降息,今年都降了四次,基准利率降到 16.5%,可就算这样,经济增长预期还是从 1% 到 2% 砍到了 0.5% 到 1%,前三季度 GDP 才增长 0.8%,眼看就要踩进衰退的门槛。 更头疼的是通胀还在涨,年底预计要到 6.5% 到 7%,居民实际收入连续三个季度往下掉,商店里有时候买基本物资都得排队,大家手里的钱越来越不值钱,消费信心低得很,这都是老百姓能实实在在感受到的苦。 经济偏科的毛病也越来越严重。为了打打仗,资源全往军工上堆,2025 年前三季度国防工业产值涨了 19%,可民用工业投资跌了 6.3%,形成了 “军事热、民用冷” 的局面。工厂都忙着造坦克导弹,民生需要的东西没人生产,鞋衣这些日用品大多得靠进口。而且西方制裁断了芯片和高端设备的供应,连炼油厂升级都卡壳,工业设备的国产率才 45%,好多厂子想扩产都没条件。 更要命的是,支撑经济的战时需求慢慢耗尽了,军工生产都开始减速,9 月份坦克装甲车这些装备的增长率从 61.2% 一下子跌到 6%,金属制品甚至出现了萎缩,这意味着连打仗的物资供应都快跟不上了,经济引擎等于要熄火了。 经济不行,社会上的不满情绪就慢慢冒出来了。以前很少见的示威活动现在也出现了,圣彼得堡前不久就有几百人聚集,高唱被禁的歌曲,公开喊着要推翻普京,这在以前是很难想象的景象。 燃料短缺更是让大家的火气变大,汽油价格年初到现在涨了 40%,远东和南部因为铁路优先运军需,燃料缺口上百万吨,价格飞涨,老百姓抢购的势头更压不住。 民生领域的问题也越来越显眼,医院设备老旧没人修,学校缺钱改造,养老基金都快撑不住了,大家担心以后的日子没保障,这种不满情绪堆久了,很容易变成对政府的怨气。 人口问题更是长远的大麻烦,没人啥都干不成。俄罗斯人口从苏联解体时的 1.48 亿跌到 2025 年的 1.43 亿,每年都少几十万,2025 年第一季度出生才 28.88 万,创了 200 年的低点。打仗又拉走不少壮劳力,年轻人还爱往外跑,劳动力缺口越来越大,工厂招工难,军队征兵也费劲。 政府给生孩子发补贴,首胎补 69 万卢布,可架不住失业多、生活成本高,大家还是不愿意生。人口少了,消费市场也小,经济更难循环起来,形成了恶性循环。 外部的压力也没断过,西方制裁一轮比一轮紧,美国新制裁直接打在能源命脉上,连印度、中国这些以前的大买家都开始减少采购量,市场震荡得厉害。乌克兰那边也没停手,除了炸炼油厂,还搞 “蛛网行动” 袭击空军基地,毁了 41 架战机,包括 9 架 Tu-95 战略轰炸机,这些轰炸机停产了,毁一架少一架,损失超 1 亿美元。 俄罗斯的防空系统也不顶用,关键设施护不住,9 月份还有 19 架无人机飞到波兰领空,让欧洲机场都关了,显得很被动。 面对这些糟心事,普京最近的动作也透着不安。俄罗斯联邦安全局突然指控流亡英国的前首富霍多尔科夫斯基策划政变,说他搞的 “俄罗斯反战委员会” 想暴力夺权,可人家根本不认,说这是政治构陷。 西方观察人士都看出来了,这不是政权强势,反而是心里没底,想找个 “敌人” 来强化自己的合法性,说白了就是有点偏执了。 以前普京给人的感觉是啥都能掌控,现在却频频靠扩大安全机构权限、制造外部敌人来稳住局面,明显是被恐惧推着走了。 克里姆林宫内部现在已经有恐慌情绪了,英国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的研究员都说,这是三年多来俄罗斯第一次遭真正的重创。普京担心的不是哪一件事,而是这些问题搅在一起发酵:经济衰退、社会不满、外部制裁、军事乏力,每一件都不好解决,合在一起就可能让局势失控。 要是经济继续下滑,民生越来越难,老百姓的不满爆发出来,再加上外部势力的影响,真有可能出现克里姆林宫翻天覆地的那天。 现在普京的选择空间越来越窄,是继续挤压经济潜力维持战争,还是找机会谈判,不管选哪条路,都冒着巨大的风险,这就是他最担心的地方。


湘江北望
不是因为战争都经济腾飞了吗?不是都超越德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