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6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总统在11月1日威胁要征收1

承影简史 2025-10-28 19:07:26

10月26日,美国财长贝森特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特朗普总统在11月1日威胁要征收100%的关税,给了我很大的谈判筹码——我相信我们已经达成了一个非常实质性的框架,可以避免这种情况,并允许我们与中国讨论许多其他事情。所以我认为我们已经避免了这种情况。 不过贝森特说“特朗普的关税威胁是谈判筹码”这话,听着挺硬气,其实说白了就是往自己脸上贴金。 咱先捋捋这事儿的来龙去脉,根本不是他的筹码多厉害,是美国自己撑不下去了,你想啊,美国这两年经济一直不太行,高通胀刚压下去点,要是真对中国商品征100%关税,最先受不了的是美国老百姓——店里的东西得贵一倍,本来钱就不好赚,这不是添乱吗? 而且10月初的时候,美国股市因为关税威胁跌得厉害,道琼斯指数一下就掉了近千点,资本家们急得跳脚,特朗普政府能不急吗? 还有美国的豆农,这时候正好是大豆收获的季节,产量还创了纪录,可中国之前没怎么买,豆农的豆子都堆着卖不出去,损失大了去了。 贝森特自己都有大片种大豆的农田,每年靠这个赚上百万美元,他能不知道这里面的难处?所以说,不是他谈判多厉害,是美国实在扛不住关税战的代价了,这才赶紧让步。 再说说中美这次谈成的“实质性框架”,也不是什么已经签好的协议,就是双方初步达成了共识,还得各自走国内的批准程序,最后得两国元首敲定才算数。 从咱们这边的消息来看,这次磋商谈的事儿挺具体,比如美方放弃高额关税,中方考虑慢慢恢复买美国的大豆这些农产品,还有在芬太尼合作、关税暂停期这些问题上都有进展。 但咱得清楚,中方可不是被他们的关税威胁逼的,是本着互利共赢的心思谈的,你看中方代表李成钢不也说了吗,美方立场确实强硬,但中方维护自己利益的态度更坚定,全程都是平等对话,不存在谁压着谁。 其实美方这次让步,还有个重要原因是咱们手里有实打实的底气,就说稀土吧,咱们10月初刚加强了稀土出口管制,11月初就要生效了,美国的高科技产业离了稀土根本玩不转,这才急着在管制生效前跟咱们谈。 贝森特嘴上不说,心里门儿清,真要是稀土断供,美国那些工厂就得停工,损失可比关税那点钱大多了。 所以他说“能讨论其他事情”,其实是想借着关税的由头,让咱们在农产品、稀土这些他们急需的领域松口,说白了就是求着咱们办事,还得装出一副“靠筹码赢了”的样子。 还有个细节特有意思,贝森特自己都承认“感受到美国豆农的痛苦”,这话可不是客套话,有消息说他自己有价值2500万美元的农田,专门种玉米和大豆,之前中国不买美国大豆,他自己的收入都受影响了。 所以他这么积极推动达成协议,不光是为了美国经济,也有自己的私心在里面。这哪儿是什么“谈判筹码”的功劳,分明是现实逼得他不得不认怂。 不过咱也得冷静看,这框架虽说达成了,但不算彻底定下来,美方内部本来就不是一条心,还有些鹰派官员想着继续对华施压,万一后面又变卦呢? 而且这只是个“框架”,具体的细节还得慢慢抠,比如大豆采购的数量、关税暂停期到底延多久,这些都得再谈。 最关键的是,最后得两国元首拍板,现在只是迈出了一步,不能觉得事儿就成了。 另外贝森特说“避免了关税情况”,这话也得打个折扣,他只是说放弃100%关税,可美国之前对咱们不少商品征的关税还没取消呢,只是暂时不加码了。这就跟吵架似的,本来要动手了,现在说先不动手,但矛盾还在那儿。 所以咱别觉得这是美国服软了,他们就是想先稳住局面,毕竟美国政府现在还面临关门的麻烦,每周损失150亿美元,根本没精力再搞关税战。 总结下来就是,这事儿是真的,但贝森特的说法水分不小,根本不是他的筹码管用,是美国经济扛不住了,加上咱们手里有稀土这种硬牌,他们才不得不让步。 中美达成的框架是好事,至少避免了贸易战升级,对两国老百姓都有利,但后面还得盯着美方的行动,毕竟他们说话不算数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咱就看他们后续能不能真落实,别光耍嘴皮子,真要是互利共赢的事儿,咱肯定愿意谈,但要是想拿关税当幌子压咱们让步,那肯定没门儿。 参考资料: 环球网《美媒:被提名的美财长贝森特想实现“3-3-3”目标》

0 阅读:0
承影简史

承影简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