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美国人开始羡慕中国制度了。有美国学者这么概括:美国是资本控制国家,国家听资本的,中国则是国家控制资本,资本听国家的。 这可不是空穴来风,两边的日常差别一对比,道理就清清楚楚了。 美国资本“管着”国家,最典型的就是医药领域,明明有便宜的仿制药能让普通人用得起,可药企靠着游说国会,硬是把相关法案压了好几年。 有美国民众吐槽,同样的抗癌药,在加拿大买只要一半价钱,在美国却贵得离谱,不是药本身值钱,是资本要赚走大头。 基建更能说明问题,美国的高速公路坑坑洼洼,地铁老旧得能看见锈迹,可国会年年讨论拨款,钱要么被挪去给军工企业买单,要么被私营建筑公司以 “成本上涨” 为由截留,真正花在修路建桥上的没多少。 资本只盯着短期利润,国家想办点长远的民生实事,处处都受牵制。 更让人无奈的是科技领域的资本任性,美国的科技巨头市值高得吓人,却把钱大多投去搞金融衍生品赚快钱,不愿花力气啃芯片制造、工业软件这些 “硬骨头”。 政府想推动本土芯片产能回升,企业嘴上答应,转头就把补贴拿去分红,逼得官方只能一次次追加政策,却还是没多大起色。 彭博社都忍不住说,美国资本主义能造出好东西,可资本太爱钻空子,国家想集中力量办大事,根本拧不动这些 “资本大腿”。 再看中国这边,国家怎么让资本“听话”,这两年“十五五”规划里明确说了,资本市场要服务实体经济,不能让钱在金融圈里空转。 最明显的是科创板,上市标准不盯着短期利润,只要企业有真技术、研发投入够,就能拿到融资。 这不是压抑资本,是把资本引到最该去的地方,让钱跟着技术和需求走。 民生领域的调控更见功夫,之前有些资本盯着社区团购,想靠低价补贴搞垄断,等把小商贩挤走再涨价。 监管部门很快就出台规范,不准搞恶性竞争,还引导这些资本去投农村电商,帮农户建冷链仓库。 现在偏远地区的水果,不用愁运不出去,资本也赚到了合理的利润。 美国学者看明白的,普通美国人也慢慢感觉到了,他们羡慕中国的高铁能一夜贯通南北,羡慕新药上市后普通人也用得起,更羡慕国家想干成一件事就能集中力量去办,不用被资本牵着鼻子绕圈子。 其实中国的 “国家控制资本” 不是对抗资本,而是给资本立规矩、指方向。 就像养老金、保险资金这些 “长钱”,被引导着投进实体经济,既能帮企业发展,又能让老百姓的养老钱保值增值,形成良性循环。 这和美国资本只顾自己赚钱、不管国家发展的路数,形成了太鲜明的对比。 说到底,美国人羡慕的不是别的,是这种 “资本能为大家办事” 的治理逻辑。 中美两种模式各有特点,但当资本绑架了政策,民生就会受委屈,这时候看到另一种能让资本服务于人的模式,羡慕自然就来了。 参考资料:新华网《“十五五”资本市场发展重点任务划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