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媒声称中国的做法,完全错误了!10月29日,华尔街日报刊文声称,中国现在的做法

芸霄记史 2025-10-30 12:54:04

美媒声称中国的做法,完全错误了!10月29日,华尔街日报刊文声称,中国现在的做法,这是选择继续以科技与制造业为核心驱动力,而不是优先改善民生和刺激内需。北京在26年至30年的发展蓝图中,号召全国动员,采取“超常规措施”在半导体等关键技术上实现决定性突破,以加快科技自立自强进程。   这些国外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在为中国把脉,实则话里话外透露着另一番意思,他们说得很直接:之所以中国现在消费不给力、内需不够旺、产能有压力,都是因为把大头资源砸在了与他们较劲的高科技领域。   按照他们的说法,中国的问题不在于外部阻力,而在于国内分配出的“失衡”——普通家庭和社会保障被“忽视”,创新驱动发展却成了“包袱”。   乍一听,好像挺有道理,但是话锋一转就让人明白,这不过是希望中国停下追赶高端产业的脚步,绕开真正关键的技术较量,把该挣大钱的事交回美国。   美西方之所以会有这种幻想,就是因为中国刚改革开放那阵子,国内工厂干的都是替欧美大牌做代工,利润微乎其微,老百姓靠的是辛苦劳作,一年辛苦收入还不如西方品牌售价零头。   是最近这些年,中国才咬牙追着科技和制造升级,每突破一道关卡,普通人日子才有了质变,新能源汽车、工程机械、智能手机,不光自己能用得上,还能出口全球,这些赚到的钱反过来又投入到民生、医疗和教育里,要不然哪来的医疗保险、社保和职业培训?   把国家的钱撒在短期消费上真的能带动全民生活改善吗?谁都明白,只靠低技术、低利润、卖苦力赚钱,永远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不开。   很多人觉得是不是该分点钱拉动消费,可底子没有厚起来,哪来的安全感?西方媒体喊着要中国“照顾民生”,可转头看看美国,每年那么大一块预算投到军费,真能用在“好日子”上为什么不停?   事实已经多次证明,只有掌握了最硬的核心科技,有了自己的话语权,国家和普通人的腰杆子才能挺直,资源才不会被别人卡脖子。   现在中国优先半导体这些关键技术,就是认清了未来的赛场本来就不是简单加减法,资源是有限的,但真正的长远保障,是在最要紧的地方用足力气,有了一技之长,产业和民生才能一起往上递。   中国人的生活是靠一天天产业升级走上去的,绝不是停步不前等着别人分蛋糕,这么多年走过来的路,走对了轨道民生就会变好,越怕困难、怕外界批评,越难有更好的明天。   所以那些外来的批评,说到底,是不愿意中国继续做好自己的事情,他们可能希望中国停在低端加工或者脆弱的消费主导型经济上,最好永远别闯进那些高核心价值的行业,这样大蛋糕还是他们的。   可我们看得清,中国的事,还得自己做主,产业升级才是中国生活变好的源动力,所以我们必须继续死磕短板技术,把创新拉上台阶,那样才能实现我们全民富裕的共同目标。

0 阅读:279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38

用户10xxx38

3
2025-10-30 20:40

老子们的事要你欧美来操心?多管闲事,真这么好心?

9527

9527

3
2025-10-30 17:59

美国说不好得就是好的。

45678

45678

2
2025-10-30 18:44

谢谢美媒的评价,不过你们是评价也没有什么鸟用,你们要是有水平,也不至于美国现在乱糟糟

用户10xxx54

用户10xxx54

1
2025-10-30 20:10

产业发展与民生福祉不矛盾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