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

往事趣谈纪录 2025-10-30 16:30:00

中方反击荷兰没收资产后,德国女部长恼羞成怒: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凯瑟琳娜·赖歇明确表示不会抗议荷兰对安世半导体的国有化,却称中方“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显然,包括德国和荷兰在内的西方列强,还是沉浸在西方列强高高在上的陈旧思维习惯里。 这事的核心是一家叫安世半导体的公司。而安世半导体这桩事,从头到尾都透着西方列强那股改不了的老毛病 —— 自家规矩当金科玉律,别人维权就是大逆不道。 先得把这家公司的底细说清楚,它可不是什么凭空冒出来的小作坊,前身是荷兰巨头恩智浦的标准器件业务,早年间还是飞利浦的分支,专做汽车和电器离不开的功率芯片,全球前十大车企全是它的客户,说它掐着全球工业的 “命门” 都不夸张。 2017 年中国财团先花 27.5 亿美元把它从恩智浦手里买下来,2019 年闻泰科技又砸了 268.54 亿元拿下 79.98% 股权,后来加码到全资控股,前后花了差不多 36 亿美元,每一步都走的是合法收购流程,荷兰监管当时也没说半个不字。 更有意思的是,中资接手后这公司活得比以前滋润多了,2018 年营收才十多亿欧元,到 2022 年就飙到 23.6 亿欧元,毛利率从 25% 冲到 42.4%,2024 年全球市场份额占到 5.2%,稳坐行业第三把交椅,总部还安安稳稳留在荷兰奈梅亨,12500 名员工里欧洲员工占了大半,这哪是 “掏空公司”,分明是给荷兰送钱送就业。 可到了 2024 年,荷兰经济部长卡雷曼斯突然翻了脸,搬出 1952 年冷战时的老法律 —— 那部七十年没动过的《货物可用性法》,直接冻结闻泰的决策权,暂停创始人张学政的职务。 理由说得冠冕堂皇,一会儿说 “治理缺陷”,一会儿造谣中资要裁 40% 员工、关德国研发中心,可连份像样的证据都拿不出来。 明眼人一看就懂,无非是美国施压要围堵中国半导体,荷兰想讨好主子,又眼馋安世这块肥肉,干脆耍起了明抢的把戏。 中方反击也算客气,只是对半导体关键元器件实施出口管制,没直接点名但靶心很明确 —— 安世 80% 的产能都在中国上海、广东的工厂里,年出货量上千亿件,欧洲八成以上的企业都得从这儿进货。 这一下欧洲工业立马慌了神,德国机械制造业 95% 的芯片、医疗领域 86% 的芯片都来自安世中国基地,每辆德国汽车里最多能装五百枚它的芯片,大众、宝马赶紧启动应急机制,工厂都开始调班次了,欧洲汽车制造商协会直接预警 “数周内不解决就停产”。 就在这火烧眉毛的时候,德国女部长凯瑟琳娜・赖歇跳出来说 “北京需要被狠狠地打击一下”,还明确不抗议荷兰的国有化。 这操作简直让人看不懂,德国汽车业占 GDP 的 10%,安世断供一天损失都是天文数字,大众内部都在测算停产损失了,她不想着怎么保自家产业,反倒帮着抢自家供应商的荷兰说话。 更讽刺的是,荷兰抢去的不过是个空壳总部,安世中国直接发函宣布独立运营,还改用人民币结算,等于把供应链的主动权牢牢攥在手里,荷兰总部连合格品率都维持不住,这波偷鸡不成蚀把米的操作,德国居然还拍手叫好。 其实这背后就是老一套的西方优越感在作祟。以前他们殖民全世界时,抢资源抢企业习以为常,现在中国企业合法收购的资产,他们说抢就能抢,中方稍微反击一下,就成了 “需要被打击” 的对象。 荷兰前脚抢完企业,后脚就因为农业出口怕被反制,主动求着和中方通话;德国外长先取消访华,见中方不吃硬的,又赶紧改口说 “只是推迟”,还强调中国是 “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这种嘴硬心软的样子,暴露了他们既想维持霸权架子,又离不开中国市场的矛盾。 更打脸的是,安世事件刚发酵,欧盟就连夜派代表团找中方谈稀土和芯片,之前喊着要动用《反胁迫工具法案》的法国,也没敢真动手 —— 毕竟理亏在先,荷兰先破坏商业规则,中方只是正当防卫,真要贸易对抗,欧洲汽车业第一个扛不住。 这就像强盗抢了别人东西,被抢的人锁了门,强盗反而骂人家 “胁迫”,凯瑟琳娜・赖歇的话,不过是这种陈旧思维的直白体现,可惜时代早就变了,现在的中国不是能随便拿捏的软柿子,想一边赚中国的钱,一边耍霸权手段,根本行不通。

0 阅读:0
往事趣谈纪录

往事趣谈纪录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