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出重要消息,特朗普的专机刚飞离东京,一则新闻就炸了锅,刚和特朗普称兄道弟的高市早苗,居然当面硬顶了美国的要求!这剧情反转得让人措手不及。 先说说特朗普这次访日的情况。10 月 27 号傍晚,特朗普的专机降落在东京羽田机场,这是他时隔 6 年再访日,随行的还有国务卿、财政部长这些重要官员,行程安排得挺满,主要就是和高市早苗谈安全和贸易的事。28 号上午,两人在东京的迎宾馆见了面,一开场就聊起了已故的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 高市早苗是安倍的亲密盟友,特意提起特朗普和安倍的友谊,特朗普也顺着说早就从安倍那听说她有能力,还夸她能成日本最伟大的首相之一,俩人借着安倍拉近距离,气氛看着特别好。 会谈里高市早苗表现得特别热情,当场说要提名特朗普参评诺贝尔和平奖,理由是他调解了柬埔寨和泰国的冲突。 午餐的时候,桌上没摆日本人很看重的本土大米,反而上了美国牛肉和美国大米,明眼人都看出来这是在讨好特朗普,毕竟他一直催日本买美国的农产品。 下午两人还一起坐直升机去了横须贺美军基地,登上 “乔治・华盛顿” 号航母演讲,特朗普说日本是最可靠的盟友,高市早苗在台上满脸笑容,挥着手还转了一圈打招呼,那动作被拍下来后,不少日本网民说她像特朗普的狂热支持者,显得太夸张了。 表面上看,美日这次会谈成果不少,双方签了文件,日本确认要落实对美 5500 亿美元的投资,涉及半导体、能源这些领域,还答应提前把国防开支提到 GDP 的 2%,俩人也一口一个 “美日同盟黄金时代”,看着特别和睦。 可就在这些亲近的互动背后,分歧其实已经藏不住了,最突出的就是美国让日本停买俄罗斯能源,高市早苗当场就拒绝了。 美国为啥要提这要求呢?原来特朗普来亚洲之前,就一直在敦促日本这些盟友停止进口俄罗斯能源,还想制裁俄罗斯的石油公司,目的是逼着俄罗斯在俄乌冲突里让步。但高市早苗直接跟特朗普说,禁止进口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难度太大,还请求美国理解日本的能源需求。这可不是随便找的借口,日本的能源情况确实特殊,自己本土没多少能源,大部分都得靠进口。 俄罗斯的液化天然气占了日本进口总量的近 9%,别看比例不算特别高,但日本的三井物产、三菱商事这两家大公司,都在俄罗斯的 “萨哈林 2 号” 天然气项目里有股份,这个项目是几家公司合资运营的,日本企业投了不少钱在里面。 更关键的是,要是现在突然停购,找替代能源得花一大笔钱。日本经济产业大臣之前就说过,替换俄罗斯的供应成本太高,最后肯定得导致电价上涨,这对日本老百姓和企业来说都是不小的负担。 而且 “萨哈林 2 号” 的供应合同要到 2028 年以后才陆续到期,日本本来是打算慢慢做准备,现在突然断供根本来不及衔接。 其实高市早苗也不是完全跟美国对着干,这两年日本已经在加大从美国进口液化天然气的量了,就是想慢慢减少对其他国家的依赖,但这事急不来,得一步一步来。除了能源问题,美国还想让日本把军费提到 GDP 的 5%,跟北约看齐,高市早苗也没答应,只说会提前到 2%,没顺着美国的话头走。 这事儿看着反转,其实说到底还是利益问题。高市早苗一开始对特朗普那么热情,是因为美日同盟对日本很重要,不管是安全上还是经济上,都得跟美国搞好关系,所以在投资、开放市场这些能让步的地方都做了妥协,比如答应多买美国农产品,落实巨额投资,这些都是给美国的 “好处”。 但能源关系到日本的民生和经济根基,真要是听美国的话硬扛成本,老百姓得抱怨,企业也得受影响,她这个首相位置肯定坐不稳。 所以就算之前表现得再亲近,碰到这种触及本国根本利益的事,也只能硬着头皮拒绝。 特朗普飞走后这消息一出来,日本国内反应也挺多样。有人觉得高市早苗之前的表现太谄媚,丢了日本的脸,现在拒绝美国也算是找回点立场;也有人说她这是聪明的做法,跟美国搞好关系的同时,也没忘了自己国家的实际情况。其实这就是国与国之间打交道的常态,表面上的亲近是为了合作,该硬顶的时候就得硬顶,毕竟谁都得先顾着自己的日子过下去。 现在看来,美日之间这种 “表面和睦、内里有分歧” 的状态还得持续下去。 美国想让日本跟着自己的步调走,帮着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日本则想借着美国的力量发展自己,但又不想完全被牵着鼻子走,在关键利益上还是得守住底线。 高市早苗这次的反转,说白了就是这种博弈的体现,既没把同盟关系搞僵,也没让本国利益受大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