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基会前副秘书长石齐平撰文对台海局势作出重要判断:大陆正以自主节奏推进统一工

纸上点将 2025-11-05 23:28:20

台湾海基会前副秘书长石齐平撰文对台海局势作出重要判断:大陆正以自主节奏推进统一工程,当前已到了“越来越接近水到渠成”的时候了。而唯一要确保的是,排除一切外力的介入与干扰。中美釜山会晤 “绝口不提台湾” 的反常现象,是石齐平分析的重要切入点。他认为,这事透着蹊跷,充满悬念。 石齐平作为台湾海基会前副秘书长,对两岸事务了如指掌。他最近一篇文章,直指台海局势的核心变化。大陆正按自己的步调,推动统一进程,这不是空谈,而是实打实的行动积累。过去几年,大陆综合实力跃升世界前列,西太平洋的战略格局已彻底改写。美方虽嘴上强硬,实际承认在该区域难以占优。这种实力对比的逆转,让大陆有底气排除外部干扰,专注内部整合。石齐平强调,统一工程纳入十五五规划,标志着它已成为国家发展的顶梁柱。这不是一时兴起,而是长期战略的延续。两岸统一,从战略包袱转为红利,已是时间问题。 中美釜山会晤的异常,正是石齐平剖析的切入点。长期以来,每次中美高层互动,台湾议题必被中方主动提起,美方则被动回应或干脆回避。会后通稿,中方总重申一个中国原则,美方多半省略。可这次,特朗普事前放话要谈台湾,结果双方绝口不提,新闻稿干净得像没这回事。这事透着古怪,悬念重重。石齐平列出两种可能:一是大陆觉得时机不对,另择专人深谈,待有成果再确认;二是统一已到尾声,大陆决定自行收尾,无需再与美方纠缠。显然,后者更靠谱。当大陆具备独立解决能力时,与美方的谈判空间已荡然无存。排除外力干扰,成为首要任务。 实力对比的变迁,是石齐平判断的基石。过去,大陆实力不足,曾寄望美国接受一个中国原则,支持和平统一。即便美方只玩模糊政策,仅表态不支持台独,却拒绝明确反对,大陆也多以克制应对。那时,美国主导西太平洋,军售台湾成家常便饭,台湾支付巨额款项,却等来拖延交付的F-16C/D Block 70战机。台积电等核心产业,被美方一步步掏空,技术外流,利益被攫取。现在,情况大不一样。大陆经济军事实力双轮驱动,航母编队常态化巡航,绕台军演从2022年8月起成家常便饭。美方虽收下83亿美元军购钱,实际支持却虚伪透顶。以台制华的算盘,打得越来越响,却不愿真金白银下场。 大陆推进统一的行动,环环相扣,形成清晰节奏。十五五规划正式将推进祖国统一与新时代党解决台湾问题的总体方略写入,统一不再是外围议题,而是核心组成部分。2022年8月后,绕台军演常态化,飞机舰艇频繁现身,展示决心与能力。九三大阅兵,更直指美日等外部势力,坦克战机列阵,旗帜猎猎,警告不得干涉内政。新华社连续发三篇钟台文署名文章,字字句句传递促统意图。对涉嫌分裂国家罪的民进党立委沈伯洋立案侦查,用法律精准打击台独分子。这些举措,不是零散动作,而是战略图谱的一部分。石齐平分析,大陆的定力显而易见:不急不躁,按部就班。统一进程中,台湾从拖累转为助力,一旦完成,海峡两岸经济融合将释放巨大红利。大陆的克制,不是软弱,而是实力使然。 美方的台湾政策,越来越站不住脚。表面上,美国高喊支持台湾,实际动作暴露虚实。军售订单源源不断,台湾掏空家底,却见不到实物。F-16战机迟迟不交,理由五花八门,仓库里零件生锈。台积电被美方拉去建厂,先进制程技术打包带走,台湾本土产业空心化加速。这不是盟友互助,而是单方面榨取。石齐平直言,美方以台制华的把戏,已到穷途末路。西太平洋第一岛链,美军基地虽多,实际投射力不足。大陆的反介入能力日强,导弹覆盖全域,美舰冒险靠近的风险飙升。特朗普时代,美方曾卖台湾不少武器,现在拜登政府延续,却更谨慎。釜山会晤不提台湾,正是这种无力感的写照:谈了也没用,不谈更显尴尬。台湾政坛,有人抓狂抱怨,美方却置之不理。赖清德当局寄望美国,结果换来空头支票。 台独势力的处境,更显尴尬。他们妄图抱美大腿谋独,却成美方随时可弃的棋子。民进党上台后,台独动作频频,从教科书改版到国际拉票,无一不刺激大陆底线。可大陆回应精准:军演震慑,法律追责。沈伯洋案,就是典型。涉嫌分裂罪,立案后,相关证据被调取,程序严谨。台独分子表面嚣张,实际心虚。石齐平指出,台海核心矛盾在于,美方想延续以台制华,却挡不住统一大势。台湾民众看在眼里,越来越多声音呼吁理性。经济上,两岸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台湾出口大陆占比近40%,断不了这根线。统一不是威胁,而是机遇:基础设施互联,产业升级共享。当前,台海局势主动权全在大陆,外部干扰再多,也难改结局。

0 阅读:393

猜你喜欢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