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搞不懂什么是综测、学分。当时我记得我4年前刚刚上大一那会儿,辅导员在班里提过,学分不够影响毕业,综测加分就可以冲奖学金,学分没修满后果很严厉。直接脑袋发懵,这三个词从来没听过:到底要修满多少分?什么是综测?怎么才能拿奖学金?真的傻傻分不清。 所以就是这也参加一遍,那也参加一点,生怕哪一项不够拖了后腿,结果大一每天忙着这些,晕头转向。不过今天你把这条看完,就能完全分清楚它们仨。 第一,来说学分。这玩意儿是你毕业的基础,差一分你都别想拿毕业证。简单讲,你每上一门课,比如说高数、英语、专业课,只要你期末及格,就能拿到对应的学分。像我之前有个朋友,他大二的时候有一门课挂科了,大三的时候不仅耽误实习,还比别人多熬了好几个月的夜重修,真的是得不偿失。所以如果你想顺利毕业,平时上课签到啥的别漏掉,然后期末认真备考,基本上就能应付掉所有学分要求。 那第二,来看综测,全称就是综合测评分数,这是奖学金、评奖评优的敲门砖。如果说绩点看的是学习能力,那综测看的就是你的综合全面能力。我记得我大三那年想拿奖学金的时候,专业课排名虽然靠前,但综测排名掉到了后面,结果差一点没评上。 像你参加比赛或者志愿活动、当班干部、进学生会,甚至参加学校的讲座,或者考四六级、计算机、普通话证书,都会算进综测里面。而且讲一个小众的,你考了驾照一样能加综测分。想拿奖学金,千万不要让综测拖了你的后腿。 那第三,就是工时,也叫志愿服务时长。我觉得我们那年读大学的时候,毕业要求达到20~30个小时的志愿时长,说白了就是给每个大学生的公益任务。比如说学校或学院组织的一些志愿活动,包括去图书馆帮忙搬书啦,或者去社区服务老人啦,一次就能算你三四个、五六个小时。 我记得我当时去做杭州马拉松的志愿者,去了几天,好像就几十个小时到手。一般你们班级或者志愿者服务群里面就会有志愿通知,有空报个名,既能帮到别人,还能多加工时。而且有些奖学金的评定也会需要工时的要求,去做志愿不仅能赚工时,还能帮助别人,一举两得。 好了,关于学分、综测以及工时,今天就讲到这里,是不是感觉比之前清晰了很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