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天!美国政府在“政治短路”中刷新停摆纪录 联邦政府大门紧闭,民生保障几近断供,而华盛顿的政治斗兽场内,两党仍在斤斤计较着自己的政治筹码。 当地时间11月5日,美国联邦政府“停摆”进入第第36天,打破了2018年底至2019年初35天的历史纪录,成为美国历史上持续时间最长的政府停摆。 这场被美国《政治报》称为 “极不光彩的纪录” 的政治危机,正在让普通美国人为两党党争付出沉重代价。 一边是排起长龙的食品救济处,另一边是航班大面积延误的机场;一边是数百万联邦雇员被拖欠工资,另一边是4200万低收入民众的食品救济金发放受阻。 --- 01 破纪录的代价 白宫与国会山之间的权力拉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掏空这个超级大国的国家信誉。 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警告,若政府“停摆”持续6周,经济损失将飙升至110亿美元,预计第四季度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将下降1至2个百分点。 英国广播公司估计,“停摆”每持续一周就会给美国GDP造成约150亿美元的损失。 更令人担忧的是,这场政治闹剧正在冲击普通民众的生计。 在芝加哥市郊,一处食品救济处前排起长龙,食品货架早已告罄。 “补充营养援助计划”——这项为约4200万美国人提供食品救济的联邦项目,已自11月1日起暂停发放救济金。 02 民生多艰 与2019年那次停摆相比,这次的情况明显“更疼”。 当时,政府采取了“提前全额”发放食品福利的应急措施,而这次,联邦法官直到10月31日才介入,要求政府动用应急资金维持发放。 然而,资金池里仅有50多亿美元,仅能维持本月一半的救济金发放。 航空系统同样面临巨大压力。10月底的一个周末,全美就出现了4600至5800架次的延误。 纽约拉瓜迪亚机场的延误占比高达50%,航班取消率达12%。 交通部长肖恩·达菲无奈警告,如果“停摆”持续,美国可能被迫关闭部分空域。 03 政治毒药 这场破纪录的政府停摆,根源并非政策分歧,而是美国政治体系的治理失能。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刁大明一针见血地指出,此次关门危机与以往最大的不同在于“党争极化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极端的程度”。 “当前民主、共和两党无意解决问题,无意回应民意,执意推进这种极限党争。” 两党都在利用“停摆”推进各自政治议程。共和党希望通过“停摆”推进联邦政府裁员计划,关闭“民主党主导的机构”。 民主党则希望通过强硬立场强化党内凝聚力,并将医疗福利问题塑造为明年中期选举的重要议题。 04 国家信誉的丧失 美国民众对这场政治闹剧的厌恶之情溢于言表。 美国盖洛普咨询公司最新民调显示,民众对国会的支持率下跌至15%;近八成美国成年人不认可国会工作。 另一项民调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认为民主、共和两党并不关心民众切身利益。 美国布鲁金斯学会高级研究员达雷尔·韦斯特直言,联邦政府“停摆”反映出美国政治精英“无能”,全世界都看到“美国不知道如何治理自己”。 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白宫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的杰森·福尔曼指出,此次联邦政府“停摆”严重冲击美国国内和国际社会对美国政府和体系的信心。 --- 华盛顿居民卢娜向记者抱怨,两党一直这样争斗下去,“什么都不会改变,只会让解决问题变得更困难”。她的无奈,道出了数百万美国民众的心声。 航班延误可以恢复,食品救济也能重新发放,但国家信誉一旦破损,绝非一朝一夕能够修复。 当政治游戏凌驾于民生保障之上,熄灭的不仅是联邦政府大楼的灯光,更是民众对生活的希望与信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