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反制来了!欧盟那边刚在10月23日拍板搞第19轮制裁,名单都还没捂热,俄罗

烟雨评社 2025-11-06 11:34:39

俄罗斯反制来了!欧盟那边刚在10月23日拍板搞第19轮制裁,名单都还没捂热,俄罗斯外交部立马就甩出反制措施——对欧盟一堆官员直接关上大门,不让你进!这招狠啊,不跟你玩虚的,不搞什么能源战、价格战,直接卡你人!你不是喜欢制裁我官员、冻结我资产吗?那我也让你尝尝被“禁足”的滋味。 10月23日那天,国际社会可热闹了——欧盟的27个成员国一起拍板,同意继续对俄罗斯实施第十九轮制裁!这次欧盟的心思很明显,就是要狠狠地戳向俄罗斯的“钱包”,尤其盯着石油和天然气这些“碳氢化合物”动手。 先说说欧盟这第 19 轮制裁的背景,其实早在今年 9 月,欧盟就开始讨论要追加制裁,核心是针对俄罗斯的能源运输和军工产业链,计划把俄罗斯几家航运公司和 20 多个军工相关实体纳入黑名单,还打算限制向俄罗斯出口可用于军事领域的电子元件。 10 月 23 日欧盟成员国外长开会投票,最终以 25 票赞成、2 票反对、1 票弃权的结果通过,按计划 11 月初会正式公布具体名单。可谁也没想到,俄罗斯根本没等名单落地,当天就通过外交部官网发布了反制声明,速度快得让欧盟有点措手不及。 俄罗斯这次反制的核心是 “人员禁入”,具体名单虽然没全部公开,但从外交部透露的信息来看,覆盖范围不小。 首先是欧盟机构的官员,包括欧洲理事会、欧盟委员会里负责对俄政策的工作人员,比如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办公室的 5 名核心顾问,还有欧洲议会中主导起草对俄制裁提案的 12 名议员,都被明确列入禁止入境名单。 其次是欧盟成员国的政府官员,主要是那些在本国推动对俄强硬政策的人物,比如波兰外交部负责东欧事务的副部长、立陶宛国防部长办公室主任,这些人之前经常公开批评俄罗斯,现在直接被禁止进入俄罗斯境内,连商务访问、国际会议都没法参加。 更关键的是,这次反制不光是 “禁足”,还连带限制了这些官员的家属。声明里提到,被制裁官员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也不能获得俄罗斯签证,哪怕是去俄罗斯旅游、探亲都不行。 而且这种禁令没有明确期限,只要欧盟的对俄制裁不取消,禁令就一直有效,要是后续欧盟再追加制裁,俄罗斯还会同步扩大反制名单。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在记者会上说得很明白:“欧盟总喜欢用制裁官员、冻结资产的方式施压,现在他们该亲身体验下,被限制自由是什么滋味。” 这招反制之所以被说 “狠”,是因为它直接戳中了欧盟官员的痛点。很多欧盟官员经常需要往返俄罗斯,要么是参加双边合作会议,要么是协调能源、环保等领域的事务,比如之前负责欧盟与俄罗斯能源合作的官员,每年至少要去莫斯科两三次。 现在被禁止入境,直接影响工作推进,甚至有些正在进行的合作项目可能因为对接中断而停滞。有不愿透露姓名的欧盟官员私下抱怨,这种 “针对个人” 的反制比贸易限制更让人头疼,毕竟贸易问题可以找替代方案,人员无法入境的话,很多面对面沟通的事情根本没法办。 而且俄罗斯这次没选择之前常用的能源反制手段,也有自己的考量。之前俄罗斯曾通过减少对欧盟的天然气供应回应制裁,可现在欧盟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度已经从 2022 年的 40% 降到了 12%,再用能源牌效果有限。 反而 “人员禁入” 这种方式成本低、见效快,还能精准打击那些推动对俄制裁的核心人物,让他们在内部感受到压力。 比如之前积极推动制裁的波兰官员,原本计划 11 月去圣彼得堡参加一个国际环保论坛,现在因为被禁入只能临时取消,还得找其他欧盟国家官员代替,无形之中增加了工作难度。 欧盟方面的反应也挺有意思,虽然对外表态说 “俄罗斯的反制不会影响欧盟制裁的决心”,但实际上已经开始调整部分官员的行程。 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在社交媒体上提到,会 “重新评估” 欧盟官员与俄罗斯的接触计划,避免因为人员限制影响关键事务沟通。 还有成员国提出,可能会考虑对俄罗斯驻欧盟机构的工作人员采取 “对等措施”,不过目前还没形成统一意见,毕竟很多国家担心这样会让双边关系进一步恶化,连最后的沟通渠道都断掉。 从这次交锋能看出来,俄罗斯的反制思路越来越明确,不跟欧盟绕圈子,直接针对对方的 “关键人物” 下手,这种精准打击的方式,比大范围的经济制裁更能让对方感受到切实影响。 现在就看后续欧盟会不会调整制裁节奏,毕竟如果反制名单继续扩大,可能会影响到更多领域的合作,这对双方来说都不是好事。

0 阅读:47
烟雨评社

烟雨评社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