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战争的结局,所有人都猜中了开始,却没人猜中结尾。三年血战后,乌克兰最大的心愿竟是回到2022年前,但此时,“朋友”和“敌人”纷纷露出真面目,一个伸手要地,一个张口要钱,不知泽连斯基是否后悔,只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先说说乌克兰现在的处境,三年血战下来,他们早就没了开战初期的锐气,根据联合国今年 10 月发布的报告,乌克兰境内有超过 1.2 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变成战场废墟。 5000 多座工厂被摧毁,农业用地有三分之一因为埋着地雷没法耕种,国内 GDP 比 2021 年下降了 45%,连最基本的电力供应都得靠欧洲支援的发电机维持。 之前泽连斯基总说 “要把俄军赶出每一寸领土”,可现在私下里跟欧盟官员会谈时,最常提的要求已经变成 “希望能恢复 2022 年 2 月前的边界”,哪怕是暂时搁置克里米亚和顿巴斯的争议也愿意。 这话要是放在两年前说,肯定会被骂 “投降”,可现在乌克兰民众的支持率已经说明问题 —— 最新民调显示,62% 的乌克兰人同意 “以暂时放弃争议领土为代价换取和平”,毕竟大家实在打不动了,前线士兵连冬装都凑不齐,征兵年龄已经放宽到 55 岁,很多家庭都是父子同时上战场。 再看 “敌人” 俄罗斯的态度,这会儿早就不是单纯的 “特别军事行动” 目标了。今年 9 月,俄罗斯杜马通过了一项新法案,明确将赫尔松、扎波罗热、顿涅茨克、卢甘斯克四个州的 “入俄纪念日” 定为法定假日,还在这些地区推行俄语作为官方语言,甚至要求当地学校必须使用俄罗斯教材。 更直接的是,俄罗斯总统普京在 10 月的国情咨文中提到,乌克兰要想和谈,必须 “承认现有领土事实”,也就是默认这四个州归俄罗斯所有,否则 “没有谈判的必要”。 不光是要地,俄罗斯还要求乌克兰赔偿战争期间的 “损失”,算上克里米亚大桥被炸、能源设施受损这些,开口就要 5000 亿美元,相当于乌克兰 30 年的 GDP 总和,这明摆着就是让乌克兰知难而退。 而那些曾经喊着 “支持乌克兰到底” 的 “朋友”,这会儿也露出了要钱的真面目。美国之前承诺的 600 亿美元援助,今年 11 月突然附加了条件 —— 要求乌克兰将国内 20% 的农业用地抵押给美国企业,还要把黑海港口的运营权交给美国公司,否则就暂停援助。 欧盟更直接,今年给的 150 亿欧元贷款,明确规定要用乌克兰的国有电网作为担保,要是五年内还不上钱,欧盟有权接管乌克兰的电力系统。 连之前最积极的波兰,也开始跟乌克兰算旧账,要求乌克兰赔偿二战期间被苏联强行拿走的波兰领土 “损失”,否则就不再允许西方援助物资经过波兰境内运往乌克兰。这些曾经的 “盟友”,现在一个个都盯着乌克兰仅存的资源,哪里还有半分 “道义支持” 的样子。 最让泽连斯基头疼的是,西方的武器援助也越来越敷衍。之前承诺的 F-16 战斗机,到现在只交付了 12 架,还都是美国淘汰的老型号,连先进的雷达系统都没装;德国的 “爱国者” 导弹,只在基辅部署了两套,其他城市根本不管。 更讽刺的是,欧盟今年 6 月承诺的 “每月提供 10 万发炮弹”,到 10 月实际交付的还不到 30 万发,缺口全靠乌克兰自己用苏联时期的老炮弹凑数。 有西方外交官私下透露,现在欧美国家都在 “减少对乌投入”,因为大家觉得 “这场战争看不到赢的希望,没必要再浪费钱”,毕竟美国 2024 年要大选,欧盟还得应对自己的能源危机,谁也不想再被乌克兰拖下去。 现在的泽连斯基,就像站在十字路口的孤家寡人。去美国求援时,得陪着拜登参观美国的武器工厂;去欧盟开会时,要忍受马克龙 “先改革再给钱” 的教训;甚至去土耳其争取无人机援助,还得答应埃尔多安 “允许土耳其在乌克兰建军事基地” 的要求。 曾经他是西方媒体追捧的 “英雄总统”,现在却成了到处求人的 “乞丐”。有人翻出去年泽连斯基在布鲁塞尔演讲的视频,当时他说 “乌克兰永远不会妥协”,可现在再看这话,只剩满满的讽刺。 这场战争的结局,确实没人能猜中。当初大家以为要么是速战速决,要么是长期对峙,可谁也没想到会变成现在这样:乌克兰想回到过去却求而不得,俄罗斯要地要钱步步紧逼,西方盟友见利忘义。 不知道夜深人静时,泽连斯基会不会后悔 2022 年没接受俄罗斯最初的和谈条件,可再怎么后悔也没用,战争一旦开始,就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