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再次语出惊人:“我不仅是以美国国务卿的身份来到你们面前,也是

纸上点将 2025-11-06 20:27:52

美国前国务卿布林肯,再次语出惊人:“我不仅是以美国国务卿的身份来到你们面前,也是以犹太人的身份,我一定会站在你们身后的。”一席话,道出了犹太人在美国的强大地位! 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由来已久,自1948年以色列建国以来,美国就是其最坚定的盟友。这种支持体现在多个层面,包括军事援助、经济合作和外交斡旋。特别是在中东冲突频发的背景下,美国往往率先发声,动用否决权在联合国安理会为以色列护航。2023年10月哈马斯袭击事件爆发后,美国的反应速度和力度再次证明了这一纽带。布林肯作为时任国务卿,迅速展开外交行动,他的访问和表态成为焦点。 布林肯的言论发生在2023年10月12日的联合记者会上,他明确表示自己不仅是美国官员,还以犹太人身份站在以色列一方。这种双重定位在外交场合并不常见,却直击要害。它提醒人们,犹太裔在美国政界的影响力远超人口比例。犹太人仅占美国总人口的2%,但在关键部门如国务院、国会和智库中,他们的代表性显著。历史上,犹太移民从19世纪末开始涌入美国,凭借教育和商业天赋逐步融入上层社会。 犹太人在美国经济领域的角色同样引人注目。美联储作为美元霸权的守护者,其历任主席中多数出自犹太家庭。从艾伦·格林斯潘到珍妮特·耶伦,这些人物主导了全球货币政策的走向。他们的决策直接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格局。高盛、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也常由犹太裔领导者掌舵。这些机构通过并购和融资,塑造了美国经济的骨架。科技行业同样如此,谷歌的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Meta的马克·扎克伯格,都是犹太裔企业家,他们的企业市值万亿美元,改变了信息传播和社交模式。 这种影响力并非阴谋,而是合法渠道的产物。犹太裔通过政治捐款参与选举,支持两党候选人。联邦选举委员会数据显示,犹太捐助者在总统大选中占比突出。这种机制确保了他们的声音被听到,推动政策向有利于以色列的方向倾斜。罗斯福总统曾私下感慨,几家企业主导美国经济,而其中犹太人作用关键。这句话虽是旧闻,却道出了结构性现实。犹太社区的教育体系也功不可没,强调批判思维和商业技能,从小培养出适应竞争的环境。 布林肯家族本身就是典型案例。他的祖父奥斯卡·布林肯是犹太移民,早年活跃于欧洲犹太圈,后移居美国从事慈善和外交工作。这种家族背景让布林肯对中东事务有天然亲近感。他的表态虽个人化,却代表了更广泛的犹太裔共识。在美国犹太人中,支持以色列的比例高达80%以上,这种共识通过游说团体如AIPAC转化为行动。AIPAC每年投入数亿美元影响国会立法,确保军援项目顺利通过。2023年后,美国对以色列的援助总额超过380亿美元,涵盖武器系统和情报支持。 然而,这种强大地位也引发争议。批评者指出,它可能扭曲美国的中东政策,导致对巴勒斯坦问题的偏颇。但事实是,美国的决策基于战略利益,以色列作为中东桥头堡,提供情报和技术反恐合作。犹太裔的贡献同样体现在文化和科学领域。诺贝尔奖得主中,犹太人占比超过20%,从爱因斯坦到米尔顿·弗里德曼,他们的理论支撑了美国创新引擎。《塔木德》作为犹太经典,强调智慧和适应性,这种文化基因帮助犹太人从贫困移民转变为精英阶层。 在当代语境下,布林肯的言论延续了这一传统。2024年,他主导的多轮谈判虽未彻底化解冲突,却巩固了美以联盟。卸任后,这种影响并未消退。新一届政府中,犹太裔官员仍占要职。科技与金融的融合进一步放大这种效应,硅谷与华尔街的犹太网络驱动AI和绿色能源投资。普通美国人从中受益,却鲜少察觉背后的推动力。这提醒我们,权力结构的多样性是双刃剑,既带来活力,也需警惕失衡。

0 阅读:95
纸上点将

纸上点将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