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没想到,基辛格竟然预言俄乌最先耗干的不是俄乌美,而是一个意想不到的国家? 要知道俄乌打了三年多,俄罗斯扛住了制裁,美国还在隔岸观火,乌克兰靠援助续命,可谁能想到,最先撑不住的会是冲得最猛的英国? 2022 年冲突刚爆发 48 小时,时任首相约翰逊就坐着飞机扎进基辅,拍着胸脯喊 “跟乌克兰站到最后”,那股狂热劲儿仿佛要借这场战争重振 “日不落帝国” 的威风。 可这一冲,就把自己套进了无底洞。三年下来,英国砸进去的真金白银超过 250 亿英镑,是欧洲对乌援助最慷慨的国家,光 2025/2026 财年的军援就达 45 亿英镑,其中 3.5 亿专门用来买 10 万架无人机,比上一财年翻了十倍。 更要命的是,英国不光砸钱,还把自家国防家底往外搬。累计给乌克兰送了 1300 多枚硫磺石反坦克导弹,去年又追加 2.45 亿英镑买炮弹,甚至和军火商签合同赶制坦克履带。 为了培训乌军,启动 “Interflex 行动” 练出 5.5 万名新兵,可自家英军的装备缺口却越来越大。有军官吐槽,给乌军的炮弹送多了,英军自己的演习都得省着用弹药。 基辛格早就在专访里暗戳戳点过题,他说俄乌冲突若持续,“某些欧洲国家的战略耐力将先于军事力量耗尽”。这话简直是为英国量身定做。 要知道英国经济本就不景气,2024 年财政赤字占 GDP 比重超 5%,援助乌克兰的钱相当于每个英国人掏了 370 英镑。国内医院排队、能源账单飞涨,民众上街抗议 “暖气比子弹重要”,可政府还在硬撑着加码援乌。 更尴尬的是,英国想当欧洲 “带头大哥”,可盟友根本跟不上。G7 峰会上,英国力推用冻结的俄罗斯资产援乌,可法德怕违反国际法不敢接茬,美国只出 50 亿美元却逼着欧洲扛大头。 俄罗斯直接放话要报复,而欧洲握着大部分俄资产,英国首当其冲要挨刀子。俄要是没收欧洲在俄资产,英国企业得损失数十亿英镑。 英国的国防工业早就扛不住了,为了给乌克兰造无人机和炮弹,自家的装备更新全停了。 战略防务评估说要投 40 亿英镑搞军工,可钱全砸给了乌克兰,英军新航母缺舰载机、护卫舰少导弹,被媒体嘲讽 “自己的军舰都快没弹药了,还在给别人送武器”。 有专家算过,英国现在的军火产能,就算开足马力,也只够乌克兰打三个月,可自家库存已经见底。 更糟的是,美国这个 “大哥” 还在背后拆台。2025 年美俄元首直接通话谈停火,把欧洲晾在一边,英国首相斯塔默急着喊 “要派地面部队”,结果没一个欧洲国家响应。 基辛格早说过 “做美国的盟友是致命的”,这话在英国身上应验了。美国一边让英国加码援乌,一边和俄罗斯暗通款曲,还抢先签了乌克兰矿产协议,把稀土资源攥在手里,英国最后连汤都喝不上。 现在的英国彻底骑虎难下,想停援?之前吹的牛收不回来,还会丢了欧洲 “领导地位”;接着援?财政扛不住,民众怨声载道。 基辛格预言的 “耐力耗尽” 正在上演:2025 年刚过半,英国就推迟了民生福利发放,把钱挪去给乌克兰买弹药,议会里吵成一团,有人直接骂 “这是把英国财政拖进战争泥潭”。 说到底,英国就是被自己的 “帝国梦” 坑了。以为靠援乌能刷存在感,没想到成了最先被耗干的冤大头。基辛格看得明白,这场战争里,最经不起消耗的不是战场两端的俄乌,而是那些硬撑面子的 “旁观者”。 现在英国再喊 “站到最后”,听起来更像底气不足的自我安慰。毕竟钱包空了,家底薄了,再硬撑也撑不了多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