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日军占领祁县后,扶持了不少汉奸。386旅旅长陈赓气愤的说:“得杀几个汉奸,杀一儆百!” 查玉升笑着说:“旅长,这事交给我来办。” 祁县沦陷后,一群认贼作父的人便急不可耐地跳了出来。 此时的查玉升已是386旅的营长,向来以作战勇猛、行事果决著称。他深知汉奸的危害远不止通敌卖国,更在于瓦解民众的抗日意志——日军凭借汉奸提供的情报,多次破坏抗日根据地的补给线,甚至抓捕地下党员与进步群众,祁县百姓对这些卖国贼早已恨之入骨。 查玉升接手任务后,并未急于行动,而是先通过地下党组织摸清了祁县汉奸群体的核心成员。其中,伪维持会副会长郭生泰最为猖獗,他不仅主动为日军筹集粮饷,还带领日伪军扫荡周边村庄,手上沾染了多名抗日志士的鲜血。因有日军小队常驻其宅,郭生泰愈发肆无忌惮,甚至在街头公开辱骂抗日军民。 要除掉郭生泰,必须避开日军的防卫同时做到“杀一儆百”。查玉升挑选了8名精干战士,伪装成赶集的百姓潜入祁县县城,利用夜色掩护摸到郭生泰宅院外。他们先解决了门口的伪军哨卡,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入内院,此时郭生泰正与几名汉奸饮酒作乐,毫无防备。 战斗仅持续十分钟便结束,查玉升带领战士们当场击毙郭生泰及3名骨干汉奸,未伤及无辜百姓,且全身而退。第二天清晨,查玉升让人将汉奸的尸体悬挂在县城城门上,并贴上“卖国求荣者下场”的告示,日军得知后虽暴怒反扑,却因摸不清八路军的行踪一无所获。 这一行动不仅震慑了祁县的其余汉奸,让不少人主动脱离伪政权,更极大鼓舞了当地民众的抗日热情。许多百姓暗中为八路军传递情报、提供物资,386旅借此机会进一步扩大了在晋中地区的抗日根据地。从史实来看,查玉升的这次锄奸行动,既符合陈赓“杀一儆百”的战略意图,更体现了八路军在敌后战场灵活打击敌人的战术特点。 汉奸的存在始终是抗日斗争的掣肘,而查玉升的果断出手,用最小的代价达成了最大的政治与军事效果。这种针对汉奸的精准打击,不仅清除了卖国贼,更向民众传递了“抗日必胜”的信念,成为敌后抗日斗争中极具代表性的案例。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