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婶今年55岁,教师退休,退休金一个月7500,退休后一点没享受生活,比上班时还忙。在职的时候兢兢业业,退休前熬到了教务处主任,退休后就在家休息了一个月,闲不住,又被聘用去一所私立小学做副校长。在学校负责学生各项对外活动的举办,以及学生的社会实践安排,也是忙的脚不沾地。就这种情况下,她还兼了一个保险代理人的工作,主要针对青少年意外事故的险种。你还别说,这人要是行,干哪行哪行行,这保险也被人家做的风生水起,光是学生家长就有不少支持的。都这个岁数了,大家都劝他别太累,结果她说,忙习惯了,挣不挣钱无所谓,就是不能让自己闲着。看着小婶这精神满满的状态,退休根本不是努力的终点,而是另一个奋斗的起点,她是真爱忙啊,连我一个后辈都佩服。大家说,一个人到了这个岁数咋还会有那么大的精力呢? 咱琢磨琢磨,这事儿还真不是光靠“打鸡血”就能解释的。你瞅瞅小婶这状态,压根不是硬撑出来的累死累活,人家是真心享受这种充实感。退休金每月七千五,搁普通老人身上早躺平遛弯儿去了,可她偏不。为啥?习惯成自然啊!三十多年教学生涯,天天六点起床管早读,晚上备课到深夜,这种节奏早就刻进骨子里了。突然让她停下来,反而浑身不得劲,就跟一直转的陀螺猛地停住会摔倒一个理儿。 再说她挑的活儿也很有门道。私立小学副校长?那是老本行!学生活动社会实践,闭着眼睛都能摸清门路。保险代理专攻青少年意外险,更是把教育圈资源用活了——家长群里知根知底,谁家孩子上学踢球容易磕碰,哪个学校组织夏令营要买保险,她比谁都门儿清。这哪是重新创业,分明是把前半生的经验换个盘子端出来,自然轻车熟路。 有人可能觉得这岁数该养生了,可小婶的养生方子不一样。她常跟我说:“人一闲下来,脑子锈了身子垮了,那才真叫折寿!”你看她每天雷打不动晨练半小时,中午眯一刻钟补觉,时间掰成八瓣用却从不熬夜。这种有张有弛的节奏,反而比有些年轻人报复性刷手机到凌晨更健康。 更关键的是心态。她做保险不为拼命赚钱,家长来找她办业务,她先问清楚孩子实际情况,不适合的险种反倒劝人别买。这种不急不躁的劲儿,反而让人更信任。有时候周末看她带学生去博物馆搞实践,孩子们围着她喊“校长奶奶”,那笑容比领退休金时还灿烂。你说这是劳累吗?分明是精神上的滋养。 反观现在有些三四十岁就叫苦连天的,真该学学这种“活到老燃到老”的劲儿。年龄从来不是划分奋斗阶段的标尺,对生活的热爱才是。小婶这种人就像山里的野竹子,看着普通,可生命力顽强得很,给点土壤就能蹿出新高度。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退休金 退休工资 退休收入 退休老师 教师退休工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