轰-20为什么还没“官宣”?很多人以为,是“技术”卡住了。错了!真相是,福建舰“

阿皮历史库 2025-11-10 11:45:54

轰-20为什么还没“官宣”?很多人以为,是“技术”卡住了。错了!真相是,福建舰“一步到位”上电磁弹射,已经“泄露”了中国军工的“铁律”:它被我们那群“疯狂”的设计师,打回去“回炉重造”了,因为它还不够“跨代领先”!     福建舰直接跳过了蒸汽弹射这个中间环节,上来就用电磁弹射,而且还是常规动力搭配电磁弹射,这在全球都是头一份。     要知道,电磁弹射这东西连美国都没玩明白,他们的福特级航母用电磁弹射出了不少问题,故障率一直降不下来。     而福建舰的电磁弹射系统,从验证到海试再到舰载机适配,一路顺风顺水,这根本不是偶然,而是中国的设计师在一开始就设定了极高的标准,不允许出现“凑活能用”的情况。     这种“要么不做,要做就领先”的思路,可不是福建舰独有的,而是中国军工一以贯之的铁律。     远的不说,就说空军的“20家族”,歼-20、运-20、直-20,每一个拿出来都是当时的顶尖水平。     歼-20列装的时候,世界上能自主研发隐身战机的国家就那么几个,中国不仅搞出来了,还快速形成了战斗力,现在都开始编队训练,飞行员还能通飞多种机型,这说明中国的装备不仅技术先进,还能快速融入作战体系。     运-20填补了中国战略投送的空白,现在还衍生出了运油-20,直接提升了空军的远程作战能力,这些装备没有一个是跟着别人后面模仿的,都是在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做到了性能上的领先。     中航西飞作为研发这些装备的核心企业,本身就有深厚的技术积累,从轰-6系列的持续升级,到运-20的批量列装,再到空警系列预警机的不断迭代,能看出中国的军工企业早就不是只会“追赶”,而是具备了“引领”的能力。     那回到轰-20身上,2016年空军司令员就确认了这个项目的存在,2024年副司令员王伟也说“很快公布”,但直到现在还没官宣。     这期间不乏有人猜测是技术遇到了瓶颈,比如发动机不行、隐身材料不过关,或者是飞翼布局的操控难度太大。     但只要看看中国在其他领域的突破,就知道这些猜测站不住脚。     隐身技术方面,歼-20已经用得很成熟,而且还在不断升级;发动机领域,涡扇-20已经配装运-20,性能稳定;飞翼布局的相关技术,也通过各种验证机积累了不少经验。     国防部发言人每次被问到轰-20,都只是说“适时发布信息”,从来没提过遇到技术困难,这本身就说明项目在稳步推进,只是没到公布的时候。     真正的原因,就是中国的设计师太“较真”,甚至有点“疯狂”,他们不满足于让轰-20成为一款和美国B-2、B-21相当的装备,而是要做到全面超越,实现跨代领先。     要知道,战略轰炸机作为“三位一体”核打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列装就是要用几十年的装备,现在投入的每一分精力、多花的每一点时间,都是为了未来几十年的战略安全。     美国的B-21现在已经有第四架原型机首飞,正在推进武器集成和任务系统验证,他们的思路是稳扎稳打,基于B-2的经验做改进,提升维护性和升级潜力。     但中国的思路不一样,既然要搞,就不能跟在别人后面,必须在隐身性能、航程、载弹量、信息化水平等关键指标上形成代差。     可能一开始轰-20的设计方案已经接近完成,但随着相关技术的快速突破,比如更先进的隐身涂层、更高效的发动机、更强大的电子战系统相继成熟,设计师们觉得原来的方案“不够领先”了,于是果断打回去重新优化,这就是回炉重造的真相。

0 阅读:505

猜你喜欢

阿皮历史库

阿皮历史库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