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美食探店大V的收入,这播放量不比送外卖的收入多,可能还不如送外卖。拿小帅为例

糊糊三荤铺 2023-02-10 18:01:06

一个美食探店大V的收入,这播放量不比送外卖的收入多,可能还不如送外卖。拿小帅为例子,他也是头条、西瓜视频的名人了,大部分视频播放量两三万,不可思议吧。 他有40万粉丝,粉丝即使有1/10主动去看,依靠现有粉丝每条也至少4万播放,可见粉丝数多并没有积累多少优势,主要还得靠平台给推送多少流量,平台关照不关照你。麦总最火的时候,经常有过百万的播放量,那时候他也只是活跃在江淮地区拍摄,现在连大西北都去了,过年好像也没休息,比以前辛苦多了,百万播放量的却很少达到,大部分二三十万,这已经是现在美食探店视频的顶流了。 天津大辉,北京九门儿,一个视频一两万播放,不知道这两位现在靠什么生活。但是也不能怪平台不给更多流量,视频非常消耗服务器资源,现在地主手里余量也不多,撒出去的流量如果不能给平台带来回报,地主也会破产。所以大家也不要抱怨什么。 整个互联网的生态已经没有那么多掉下的馅饼了,平台和博主都需要收入,才能维持下去。有人说带货是条路,你以为带货钱好挣啊,如果好挣,我觉得那些翻车的大V也不冒险干翻车的事儿了,比如田野上的繁荣、小贝、乌拉拉,如果既能挣到可观利润又能保持良好形象,谁也不想危险驾驶。 现实中做一个良心老板有多难,网上做一个良心大V就有多难。做熟食的,开饭店的,我探过的新开店有不少干不多久就关的,我曾说过这不意味着老板手艺不行,而是老板是个新手还没摸清赚钱的门道。 单纯的真实探店,将要成为历史。除非博主不需要依靠拍视频挣钱,偶尔发一两个,否则是没有这个精力的。像麦总、阿星那样常年在外四处拍视频,成本是很大的。如果没有可观的收入,只能靠爱发电。专业的视频是团队才能完成的作品,如果再追求专业化高质量,能坚持多久,得看你家的矿含量。 如果视频自媒体要继续发展,走收费拍摄模式,商家付费请人给做广告,我觉得这个模式最可行。也就是传统的拍宣传片模式。观众也不要总是抱着博主纯粹探店真实点评的心态去看。以前也许有这样的视频,以后这样的视频会更少。平台不赚钱不行,博主不赚钱不行,探店视频到了整体转型才能继续的时候了。

0 阅读:24
糊糊三荤铺

糊糊三荤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