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前,农村学生拾粪、拾柴、拾麦穗 改革开放前,在北方地区 农村学生放三次长

谈天聊地 2023-06-19 18:30:05

改革开放前,农村学生拾粪、拾柴、拾麦穗 改革开放前,在北方地区 农村学生放三次长假 分别是暑假、秋假、寒假 放假要做这三件事: 暑假拾麦穗、秋假拾柴、三个假期都要拾粪 暑假正是收割小麦的时间 放假后一般在老师的带领下拾麦穗 到生产队收割过的麦地里 把掉在地上的麦穗捡起来 也有的学校不组织集体拾麦穗 只规定在开学时交几斤麦穗 多交的有奖励 可折成买新书的费用 农民都比较尊重老师 拾的麦穗大部分学校都改善了老师的伙食 也有的学校拿出一部分上交生产队 秋假学生拾柴 主要用来冬季教室火炉取暖 学校不集体组织拾柴 只是规定 学生上学时带一箩筐或两箩筐干柴 学生放假了就需要拿出一定的时间 带着箩筐上山 捡干树枝或刨树根 农民平时看见树枝便捡回家了 所以,捡满一箩筐也很费劲 每年我都很发愁,开学了还不够一箩筐 因为交学校的不多,质量也不高 会受到老师和班长的批评 第三是学生每年都要交学校几箩筐牲畜的大粪 这个任务相当艰巨 生产队有专门拾粪的社员 他们平常就跟在生产队的羊群后面 好捡的羊粪都让他们先拾走了 羊粪的颗粒又那么小 一个学期都捡不满一箩筐 往往出去捡一天 都盖不住箩筐底 也有的人命好,正好碰见牛粪 一捡半箩筐 有个同学偷偷地告诉我 他的粪是在生产队的地里拾的 虽然很省事,但这在农村属于偷盗 他不用半天就解决了问题 现在的人们,遇到牛粪羊粪躲着走 那时,见到的人会像看到宝贝一样 或舍不得走开,或迅速地捡起来 拾麦穗、拾柴、拾粪都成为历史了 现在许多人恐怕听都没听过

1 阅读:4
谈天聊地

谈天聊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