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新说:
人生评价成功与否主要看二点,一是外在对社会影响力的广度与深度。二是内在自我的认同与满足感、成就感。
帝王与乞丐
你是想成为一个征服世界的帝王,还是选择做一个自由自在的乞丐?
自我认同的态度决定了你的选择。
他身高不到1.6米。
20岁成为国王。
只活了32岁。
在位不到13年时间,却以4万军队为核心,横扫敌军百万,先后征服希腊、波斯、埃及和印度。
除中国之外,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占据其三,统治领域达到500万平方公里,成为那个时代全球国土面积最大的帝国。
他就是亚历山大(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马其顿帝国国王,世界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亚历山大被评为欧洲历史上最伟大的四大军事统帅之首,另外三人是汉尼拔、凯撒大帝、拿破仑。
他从13岁开始,师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亚里士多德的老师叫柏拉图,柏拉图的老师叫苏格拉底,这三人被称为古希腊三贤,是整个西方哲学的源泉。
亚历山大横跨欧亚大陆的统治,不仅极大促进了古希腊的繁荣发展,更让东西方文化和经济产生了历史性的交流与融合,他鼓励民族间通婚,倡导民族间地位平等,对人类社会文化的进步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他的远征使得古希腊文明在近东地区影响长达1 000余年,他在埃及建立的城市今天依然世界闻名,就叫亚历山大城。
他却是个乞丐。
他住在一个破木桶里。
他所有的财产是一件斗篷、一根棍子和一个面包袋。
他常常白天点着灯在街上行走,说是要在暗无天日里寻找真正诚实的面孔。
他曾经有一个喝水的碗,后来发现狗没有碗也能喝水,于是他就把那个碗送人了。
他倡导向狗学习怎么过最简单自然的生活,身边不允许有一件多余的东西。
他几乎是赤身露体走遍了整个希腊各地,享受阳光空气与海滩,生活随遇而安,堪称第一代驴友,也可以看成是古代的《阿甘正传》。
人们有时候直接叫他“狗”,他根本不在乎。后来他的思想就被称为“犬儒主义”,他的信徒多达几千人。
他的思想核心是鄙视世俗的荣华富贵,崇尚回归自然的生活,提出绝对的个人精神自由,与中国的道家主张特别相似,他怪异乖张的行为又与西晋名士刘伶等人好有一比。其实这只不过是以一种愤世嫉俗的方式对现实进行反抗。
他最有名的主张就是:
只有摆脱欲望才能从恐惧中解放出来,实现自我的自由。
他就是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约公元前412年—前324年),出生于锡诺帕(现属土耳其)一个银行家家庭,他为了身体力行实践自己的思想,脱离了自己原来的生活阶层,成为犬儒哲学的代表人物。活跃于公元前4世纪,卒于古希腊科林斯。
第欧根尼的老师叫安提斯泰尼,安提斯泰尼的老师叫苏格拉底。
在征服世界的帝王亚历山大和拥有自己思想的乞丐第欧根尼之间,我们终于看到了一个世俗的关联:
他们都是苏格拉底的传人,乞丐第欧根尼是帝王亚历山大的师叔。
终于有一天,亚历山大大帝听到了关于这个师叔的一些“奇谈怪论”,他很感兴趣,于是传旨让第欧根尼来见他。没想到第欧根尼宁愿绝食也不来拜见皇帝,理由居然是:
他并不想见皇帝,既然是皇帝想见他,那就应该是皇帝本人来拜访他才合理。
亚历山大大帝出乎大臣们的意料之外,竟然同意自己去拜访不知好歹的乞丐第欧根尼。
当皇帝到来的时候,第欧根尼正躺在自己的破木桶里晒太阳。
亚历山大说:“第欧根尼,我希望能建一座学校来传播你的思想。”
第欧根尼一本正经地说:“陛下,所有的真理自己就有翅膀,不需要学校去传播。”
亚历山大很不甘心地说:“我身为一个国王,远道而来,难道就没有机会为你做件事吗?”
第欧根尼立刻高兴地回答说:
“当然可以。请陛下带着部下离我远一点,别把我的阳光遮住了。”
亚历山大大帝听完这句话,马上就带着自己的人默默地离开了这个正在晒太阳的乞丐,他终于知道自己真的帮助不了这个一无所有却又一无所求的人。
据说很久以后,在谈到第欧根尼的时候,亚历山大大帝叹了一口气对身边的人说:“我这辈子要不是做了亚历山大,我就一定会做第欧根尼。”那种羡慕溢于言表。
一个全世界最有权势和财富的人居然会羡慕一个只拥有“自我”的乞丐。
这两个人究竟谁更幸福呢?
其实,答案并不重要。
一个人如何拥有自我,如何顺应内心,这才是人生态度应该着重考虑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