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春秋战国”看今天全球化大国竞争?(王立新)林汉达先生的东周列国故事讲的就是公

静白谈社会 2023-07-03 07:07:40

从“春秋战国”看今天全球化大国竞争?

(王立新)

林汉达先生的东周列国故事讲的就是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的中国这一段历史。

开始很好理解,公元前770年,那时因为当时的西周定都在长安(也就是镐京),今天的西安,被少数民族犬戎打进来了,所以周平王被迫迁都到洛阳,西周就灭掉了。那么这就叫东周,这就是开始。

结尾也很好理解,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掉了六国一统天下,战国结束。

而春秋与战国的分界线却是公元前476年和475年,为什么是这个时刻?

实际上这跟孔子写的一本书是相关的,孔子编的一本书叫《春秋》,是以鲁国的国家历史按照编年史,每一年每一年记载主要发生的事情和人物,这叫编年史。孔子写的《春秋》,最后就被上升为代指国家的历史——《春秋》。过去写历史是春夏秋冬都得记载,为什么简称叫春秋而不是夏冬呢?

实际上是春分这一天和秋分这一天是气候不冷也不热的最舒服的时间,所以孔子认为,历史应该公平,不能太冷,也不能太热,以示公平,就把春分和秋分作为他写历史的一个观点。而孔子写春秋的时候,虽然是写的鲁国242年的编年史,但是实际上是饱含了他个人的价值判断和政治思想,所以后人才说孔子写《春秋》字字褒贬,针砭时弊,让乱臣贼子感到害怕,这就是以历史的价值观的审判来代替人的审判。历朝历代的皇帝在干坏事的时候,他就想到说,我今天虽然掌大权可以杀任何人,但是我杀了好人过后,是不是会有像孔子这样的人把我这件不好的事写到历史里面去呢?这就是春秋的概念。

另外一个为什么是公元前476年代表了春秋时期的结束、战国的开始呢?

那是因为到了这个时代,出现了诸侯的内乱。先是晋国发生内乱,三个不同的家臣推翻了晋国的国王,建立了韩国、赵国和魏国,然后又有了齐国的田氏专权,因此司马迁为了表示诸侯的内乱,就是以下犯上,他就把齐国的田氏专权也就是周元王上台这一年发生的事情,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区隔。

实际上我们也可以用春秋和战国的概念来看全世界,春秋战国是发生在2000多年前华夏大地上的诸侯之战,而今天由于中国崛起、美国衰落,未来的国际形势和当初春秋战国很相似:没有一个老大囯家能掌控世界(联合国犹如周天子),各种思想价值观“百家争鸣”,各个国家独立自主自行其事,大囯忙着争夺霸权,小国左右迎逢希望自我自保。“合纵连横、远交近攻”的地缘政治成为未来百年全球乱世的主要特征。无非是中国、美国、印度、欧盟、俄罗斯、英国、法国、德国、日本这些国家之争,其中的道理其实是同一个道理。

用农耕文明的春秋战国历史来看工业文明向数智信息文明过渡时的全球乱局,谁拥有“商鞅变法”谁才能成为新的霸主。

今后全球霸主如何产生?

过去是控制土地就控制世界(英国殖民地模式),

后来控制能源与金融就可以控制世界(美国模式),

要控制未来的世界,核心则是控制信息流,谁能掌控全球大数据,谁的人工智能科技领先,谁就会重新控制世界。

0 阅读:3
静白谈社会

静白谈社会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