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4年12月11日,红军攻占湖南省通道县县城。12日,在通道举行了中央领导人的紧急会议——通道会议,讨论红军行动方向。李德、博古全然不顾变化了的、不利于红军的情况,还是机械地要向红二、六军团所处地区推进。这实际上是自投罗网,把三万多红军往虎口里送。会上,毛泽东首先坚决反对李德的方针,建议向贵州进军。这个建议本来就是毛同洛、王商量后提出的,洛甫当然坚决支持,强调应该按照已经变化了的情况来改变自己的行动方针。周恩来也支持向贵州进军。这样毛、洛、王的建议遂为多数人赞成而通过。中革军委即于当晚19时30分发布红军于13日入黔的命令。但是,博古、李德仍然固执己见,否定多数人的决定,重又命令各军团按与红二、六军团会合的方针行动。14日,军委才又命令红军夺取贵州黎平、锦平,开辟前进道路。 黎平决策 1934年12月15日,红军攻占黎平。红军向何处去?这个战略方针问题再一次十分紧迫地提上日程。 12月18日,在黎平城内,由周恩来主持召开了中央政治局会议。会上,毛、洛和李、博进行了激烈的争论。 关于黎平会议的情况,陈云向共产国际领导人作了以下报告,从中可见会上争论之激烈程度—— 在黎平,领导人内部发生了争论,结果我们终于纠正了所犯的错误。我们对此前“靠铅笔指挥”的领导人表示不信任。在湘桂边界,敌人集结了四五倍于我军的兵力严阵以待,以为我们会沿着红六军团从前进军的路线行进。桂军则从南面进攻我们的后卫部队。此外,后面还有大部队追击。 原来的领导人坚持直线前进的做法,认为此后也必须照此办理。我们坚决加以反对,指出这一计划只能有助于敌人,不会给红军和中国革命带来任何好处。原来的领导人竟要将持此种意见的人送上军事法庭。我们回答说:应该交付法庭审判的是你们这些领导人,而不是我们。[29] 通过激烈争论,毛、洛、王的意见被黎平中央政治局会议接受。第一,会议作出了《关于战略方针之决定》,否定了李德、博古等要求中央红军去湘西与红二、六军团会合,在湘西建立根据地的方针,也否定了有人提出的折入黔西的主张,通过了毛、洛、王在通道地区就已提出并得到周支持的战略方针,决定在“川黔边区地区,在最初应以遵义为中心之地区”,建立新的根据地。第二,会议还作出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召开遵义会议——到遵义地区后,中央政治局开会总结第五次反“围剿”以来军事指挥上的经验教训。
1934年12月11日,红军攻占湖南省通道县县城。12日,在通道举行了中央领导人
洞斌2000
2023-07-28 14:04:0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