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和清军两门火炮比较,180多年以后看,当时清政府与英国制造技术差距还是挺明显,清朝大炮材质不如英国。因此,火炮很大,但是口径很小,炮壁很厚,但是射程不行。
另外,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英国军官邦克表示,清军大炮还有一个缺点,就是发射以后难以冷却,容易炸膛。因此,持续射击能力比较弱。英国火炮则几乎不会炸膛,加有膛线,射击更稳定。
一直到1868年,清朝才放弃了落后的泥膜铸炮技术,改用欧洲整体铸法镟制滑膛炮。泥膜铸炮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快速。
泥膜铸炮技术最大的缺点是一模一炮,铸造比较厚,容易产生很多蜂窝。而且,泥膜铸炮容易造成每一门火炮都有一丁点误差。
还有就是炮弹,清军生铁制造蜂窝炮弹,射程近,速度丧失很快,只有150-500内最有效果。到咸丰时期,曾国藩才组织制造熟铁弹丸为核心的群子弹,就是子母弹。打击范围均匀,弹雨密度比较高。
而英军在大沽口缴获的1848年出厂清军炸炮子,就是爆炸炮弹,存在弹壳太厚的问题。壳厚达到2-3厘米,爆炸效果很差。到1860年以后材料冶炼技术提高,清军炸炮子才升级为壳厚1厘米,提高了爆炸威力。
苍龙七宿
皇帝注重的是自己的统治是否稳定,而不是人民素质有多高,传统的思想决定了洋务运动的失败
江渐月 回复 用户14xxx27 12-30 15:12
打赢了割地?你说的是哪次呀?清末割地,那总算打过了才割的,不是弃地千里。
用户14xxx27 回复 12-30 15:02
打一仗就割块地,打输了割,打赢了还割。真长脸了[点赞]
暖暖
满子误国,满子误国啊[哭哭]
江渐月
第一次鸦片战争在1840年,距1868年有28年的时间差。这个时候洋务运动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了。鸦片战争打醒了大清中国的上上下下。
江渐月 回复 12-30 15:14
[抠鼻]醒了,自然不可能座以待毙,为什么林则徐虎门销烟会被刻到人民英雄纪念碑上?你得仔细体会体会。
用户18xxx21 回复 01-15 15:18
就没考虑太平天国
来过
落后就要挨打,恒古不变
遥遥领先
洋务运动失败而同时期明治维新却成功了!甲午海战就是大考!!!!!!!!!
用户10xxx86
主要还是火药技术太落后,英法缴获的清军火药都倒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