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宗棠去世前几个月,在福州纳过一个“妾”。 此女姓章,左宗棠去世后,她跟随左家人

朋晟聊历史 2024-01-16 21:59:45

左宗棠去世前几个月,在福州纳过一个“妾”。 此女姓章,左宗棠去世后,她跟随左家人回到长沙,一直住在左家司马桥老宅里,全家人都称呼她为“姥姥”。 左宗棠纳“妾”时年已74岁,且身患重病,而他纳的“妾”才18岁,许多人觉得好奇,兼有非议,后来便演变出种种流言和传说。 有一种说法,左宗棠纳的这个“妾”是维吾尔族,是左宗棠入新疆时看中的一位妙龄姑娘。 很明显,这种说法意在讥讽左宗棠“老年德衰”,实属诬蔑。 世人都知道,左宗棠戎马倥偬,几十年独身在外,绝非表里不一的伪君子。德国人福克到哈密拜会左宗棠时,曾与左公同住了一段时间,作为历史的见证人,他曾亲眼所见,左宗棠在西北是一人独居,“内无姬妾”。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更离奇,甚至“有凭有据”的传说。 有一份材料说,左宗棠纳的这个“妾”原是西安章知府的女儿,为次母所生,有兄弟二人均为豺狼咬死。她由于才貌出众,被选妃进宫。 光绪七年(1881年),左宗棠进京,慈禧太后“怜他鳏老”,将这位妃子赐给他做妾。 仔细看,这个说法也是经不起推敲的,属于并不高明的坊间编造。 清朝一般满汉不通婚,清宫并不选汉女入宫为妃,既选入了妃,就不会外赐了。慈禧太后也并未赐宫女或者妃子与汉人大员,如曾国藩、李鸿章等都未听说过有宫女为妾。如果真有其事,当时京师同僚文人很多,一定会有所记载。宫廷赐妃是皇上恩典,在当时是公开的“荣誉”,不仅文人笔记、小说会有所记载,就连《年谱》、《家书》等中也不会避讳,但是所有关于左宗棠的公私文籍中都没有记载,只能说明这是子虚乌有之事。 关于左宗棠纳“妾”的内情,左宗棠的曾孙左景伊曾做过披露。 左景伊口中的“姥姥”讲一口长沙话,一生长斋拜佛,外貌也全无维吾尔族特征。 光绪十年十月,左宗棠抵达福州,张太夫人因年老多病没有同去前线,儿女们也都回到了长沙,只有小儿子孝同陪侍在身边。 左宗棠的大女儿最孝顺老父亲,心疼他老人家在外任重事繁,又年老多病,身边没有体己人服侍,于是在民间买了一个年轻女子,亲自送往福州,说明是为老父更衣、洗脚。 当时的社会风气,官宦人家买侍女姬妾是平常的事。当时,左宗棠正当前线战事紧张之时,自己身体很坏,生活已不能自理,除了关注国事之外,对家庭、生活等琐事已没有精力照管了。 左宗棠去世后,左家人对“姥姥”很好,“姥姥”既没有改嫁,也没有走。 1937年,“姥姥”七十大寿,左家全家庆祝了一番,还请了戏班到家里演戏,很是热闹。 那次是左家司马桥老宅的回光返照,最后的一次盛大庆典。 那年夏天七月七日,抗战全面爆发。 次年秋天长沙大火,左家司马桥老宅毁于一旦。 家中有些人早已离开,有些人则仓皇逃走。 那时,“姥姥”已先期逃到湘阴左家塅老家,避居在太傅祠内。谁知有一天晚上遭到一伙强盗抢劫,多年留下的一点积蓄全被抢光。“姥姥”七十余高龄,经不起这样惊吓,身心受到极大打击,恹恹成病,后来就死去了,葬在太傅祠后山上。

0 阅读:166
朋晟聊历史

朋晟聊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