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王维(传)《伏生授经图》|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绢本设色,绘制的是中国文化史

唐庐看 2024-01-30 09:18:25

唐·王维(传)《伏生授经图》 | 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

绢本设色,绘制的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事件“伏生授经”,后世亦有不少以此为主题的艺术作品。伏生,亦称伏胜,字子贱,济南人,秦博士。秦始皇焚书坑儒时,他冒死将《尚书》藏于壁中。汉文帝征求能治《尚书》的人,便寻得伏生。伏生当时已九十高龄,身体不便,文帝为表诚意,便派晁错跟随伏生学习。伏生出遗书口授,晁错笔录,得29篇,即传世的今文《尚书》。明朝杜堇也曾绘过《伏生授经图》,与王维一图不同的是,画中人物多了伏生之女羲娥,因伏生年迈,口齿不清,导致晁错常常听不清口授内容,因此羲娥便在一旁代为解说。

整幅作品简洁古拙,绘伏生盘坐蒲团,倚靠几案,手持书卷,似正在讲授《尚书》。作者不画背景,大量留白,敷色清雅,非常符合唐代人物画典雅庄重的特征。画中线描手法高超,游丝般的线条着重描绘出了伏生额头的皱纹与松弛的皮肤,突出了伏生年登耄耋的特征。除人物外,画中案几、蒲团、竹简、纸卷等陪衬物的运笔用线同样挺秀细致,简拙沉稳。伏生所穿直裰,为文人雅士燕居的常见服饰,是高士的标志性装束,与六朝至隋唐流行的描绘放浪形骸的高人逸士之“高士图”风貌类似,高古之意立显。另外,仔细观察可以发现,伏生箕股而坐,坐姿极为自如,而手中所拿也非竹简而是书卷,这在《寓意编》中已有提及,可见此图与王维的《雪中芭蕉》一样,不拘泥于形似而大胆创造。

《伏生授经图》无款,画中钤有“宣和中秘”印,有宋高宗赵构题“王维写济南伏生”,南宋《宋中兴馆阁录》、明《寓意编》《钤山堂书画记》、清《庚子销夏记》等均有著录。可见宋时已入内府,后亦在元、明内府收藏。明中后期流入民间,经黄琳、李廷相、严嵩、项圣 谟等递藏,前隔水可见籍没严嵩时骑缝半字题记“卷字壹号”。入清后,为梁清标、宋荦、谢宝树、完颜景贤等人先后收藏。因其递藏脉络清晰,流传有绪,常常被认为是目前传为王维的作品中最为接近真迹的一幅。此作1925年入日本人阿部房次郎之手,最终带往日本。阿部房次郎去世后,其子阿部孝次郎于1943年将家藏160余件中国古代书画捐赠给了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其中即包括《伏生授经图》。

0 阅读:0
唐庐看

唐庐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