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用上就“戒不掉”?除非你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张先生作为一名销售部

王献勇说养护 2024-02-05 14:58:00

胰岛素用上就“戒不掉”?除非你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   张先生作为一名销售部门的主管,可谓是事业有成,每个月的业绩在一众同事中名类前茅,而这些都是张先生通过一次次应酬收获的成果,每次应酬张先生都避免不了喝酒,经常会酩酊大醉。   曾经张先生一直为自己逐渐超重的体重烦恼,可就在去年,张先生发现自己体重直线下降,但意外的是胃口大大增加,烦恼突然消失的喜悦还没有泛上心头,张先生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他渐渐的感觉到饥饿感出现的越来越频繁,吃过午饭不到一小时饥饿感就会再次袭来,张先生怀疑身体出现问题,于是来到医院检查,医生发现张先生空腹血糖值达到了9mmol/L,之后经过多项检查,被确诊为2型糖尿病。   之前胃口大开体重却一直下降的原因也找到了,正是他的肥胖引起的胰岛素抵抗,导致体内的代谢紊乱,消化加快,饥饿感频繁出现。又因为食物分解之后进入血液的血糖不能被细胞正常摄取利用,细胞的能量需求长时间得不到满足,为了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就会分解脂肪、蛋白质等物质为细胞功能,导致了张先生的体重下降。   医生建议张先生在控制饮食以及减重的同时,进行皮下注射胰岛素,将血糖水平维持在正常范围内从而预防并减少糖尿病引发的健康问题。   这样的治疗方法其实在许多糖尿病患者中并不罕见,但他们大都无法接受每天都要自行注射胰岛素的生活,并且有些人对于“胰岛素一旦用上,就会让自身的胰岛“懈怠工作”,从而失去正常的分泌功能,导致胰岛素只能终生使用”这一观点深信不疑,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对于这样的疑问,张先生对面的医生笑着说:这种情况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极少发生,只有“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才会一直需要控糖药物的帮助才能正常生活。   张先生不解,到底什么是“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呢?   这就要从胰岛素的分类讲起。   一、糖尿病有哪些分类   从糖尿病根据病因、临床症状、生理病理等方面分类,糖尿病患者大多数是这两类:   第一种是1型糖尿病,病因常是遗传因素、自身免疫攻击或是病毒感染,导致胰岛的完全损伤,无法分泌胰岛素满足自身的血糖调节以及身体器官对于血糖的利用。这种只能终生使用外源胰岛素协助体内的血糖调节的病症,就是所谓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   但是实际上这种糖尿病在糖尿病患者中并不多见,且常在幼时发病,容易辨认。   第二种类型是2型糖尿病,是因为遗传因素、环境因素、胰岛素抵抗和β细胞功能缺陷等多种因素引起的以糖代谢异常为主要表现症状慢性代谢疾病。 所以大部分二型糖尿病的胰岛并不是完全失去了原本的功能,通过减重,改善饮食结构,增加锻炼等方式,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胰岛的功能紊乱以及靶器官的胰岛素抵抗,从而恢复一部分自身的血糖控制。 在病情稳定,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二型糖尿病人是可以感觉医生的判断和调整,停掉胰岛素,通过口服降糖药进行血糖控制的。 二、外源性胰岛素是否会毁掉自己的胰岛 其实并不会,与之相反的是外源性胰岛素的帮助,从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自身胰岛的负担,有利于胰腺的恢复以及分泌功能的改善: 因为糖尿病患者不管是发生了胰岛素抵抗,还是β细胞的缺陷损伤导致分泌的胰岛素的质量和数量不能满足需求。最后都会导致血糖的升高,从而反过来对胰岛素的分泌进行调节,促使胰岛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数量来代偿这些功能损失。 而这种负担过重的情况,又会进一步加大胰岛素的损伤,使糖尿病患者自身的血糖调控机制进一步崩溃。 所以外源性胰岛素的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可以快速调节血糖,使之恢复到正常水平,减少胰岛素的分泌,减轻胰腺的工作负担,使其能够从获得的能量中分取更多的部分,用以自身的修复。 三、除了胰岛素之外,日常生活中的三件事也能让你的血糖平稳   糖尿病患者在日常生活中的方式饮食,都起到控制血糖的关键作用,特别是这三件事一定要做到,   1、合理膳食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控制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摄入量,增加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量,膳食纤维、维生素和矿物可以延缓食物在肠道内的消化和吸收速度,从而减缓血糖上升的速度。它们还可以吸附和减少小肠对葡萄糖的吸收,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细胞对葡萄糖的合成,从而降低血糖的峰值。   2、适量运动   锻炼可以帮助身体消耗糖分,改善肥胖或过重,增加靶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建议患者每天至少坚持30分钟的中等量运动,如散步、慢跑、骑车等有氧运动。   3、规律生活   由于神经系统对内分泌调节的存在,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状态,对于病情的改善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充足的睡眠以及规律的生活,有助于精神状态的稳定,避免神经系统的波动,造成内分泌系统的进一步紊乱。

0 阅读:0
王献勇说养护

王献勇说养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