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审计时,发现1967年以周总理的名义存进1.2万英镑,折合当时的汇率约82300元。 众所周知,60年代实行工资阶梯制,周总理年薪不过数千元,如此巨款竟然在银行一呆就是30年,却没有人知晓,甚至就连总理本人也没有过问,实在是太不寻常了! 这1.2万英镑与一对中英跨国夫妇有着密切联系,夫妻二人还肩负着保护中国银行在欧洲地区的资产! 多利出生于英国伦敦郡的女孩,20岁的时候在众多竞争者当中,成功加入中国银行正式成为一名职员。 到1944年,此时抗日战争即将进入尾声而国民党当局却接受来自海外华人华侨的大量捐赠,而这些捐赠的资金全部由中国银行代为接收并汇款至国内。 刘本昆清华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分行工作,随着江南地区相继沦陷,便跟随总部来到山城重庆,而为了能够更好的帮助国民党当局接受海外汇款,被上级调到伦敦分行工作。 身处异乡的年轻人与异国女孩相遇,两人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互诉心肠,久而久之就由普通的同事成为了恋人。 位于伦敦分部的银行高层大多贪污腐化,过着得过且过的日子,这让刘本昆看了怒不可遏,心想要是继续这样下去国民党必然会垮台。 随着三大战役结束,国民党反动派在大陆的日子一天不如一天,不仅大肆搜刮国内财产转运至台湾,甚至就连驻海外机构的资产也一并划归至台湾。 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此时正百废待兴,尤其是我国正需要大量的外汇用于购买海外的先进设备和资源。 周总理及时推动了中国银行总管理处的成立,下达命令所有分行经理必须要接受总行的领导,刘本坤在接到这一指之后为避免银行资产流向台湾,与其他5名职员成立了临时小组,最后成功避免国有资产流失。 朝鲜战争结束后中国与欧美国家的关系日趋紧张,刘本坤与多利觉得回国建设国家比较好,尤其是多利还做出了一个勇敢的决定,成为新中国的公民。 此时的中国正百废待兴,回到国内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夫妻俩便将居住在英国的房产低价出售换得1.2万英镑。 在回到北京后刘本坤夫妇被安排至中国银行国际部工作,对于他们而言手中的1.2万英镑已经是多余的,想捐给国家却不知道通过什么途径。 他们想到将钱汇给周总理由总理,由他老人家交给国家,这本来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可是当总理接到这笔捐款后却认为在流程上不符合规定!国家不能接受个人捐款,责令下属将钱退回去。 可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或许是由于工作繁忙也或许是因为受其他因素的影响,退钱这件事到最后就不了了之,只能躺在总理的个人账户上,任何人都没有想到从1967~1997年近30年时间,竟然没有人知晓这笔钱! 后来银行方面接到上级领导的命令,通过当时留下来的各种蛛丝马迹终于找到了捐款人,刘本坤夫妇还健在,可是当他们收到这笔钱时却说:这笔钱在30年前就已经捐给国家了不能再收回! #刘本坤##缅怀敬爱的周总理#
1997年中国银行在进行审计时,发现1967年以周总理的名义存进1.2万英镑,折
观史亦鉴
2024-03-07 18:10:22
0
阅读: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