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售1400W,朱一龙《河边的错误》做对哪些事情

代荷看影剧综 2024-03-12 11:15:55
朱一龙 主演的《河边的错误》作为文艺片,预售已经破1400万,很罕见。今天聊一下电影宣传策略。 前几天《河边的错误》在平遥首映,后来听说影片会在举行首映礼,但没想到,首映第一站选择北大。后期也将围绕高校路演。我觉得策略是对的。电影需要找到属于它的受众。 我们必须要承认,《河边的错误》受众是相对少数人。这不是说电影把普通观众排除在外,电影是没有门槛的,《河边的错误》也是这样。每个人都可以去感受它,并且能体察到不一样的情绪,旖旎流淌。但作为片方而言,它必须要先找到更适合它的受众,只有这样才能让电影更好发酵。而相比之下,高校学子对此类电影接受度会更高,对余华、魏书钧跟朱一龙认可度也高。他们适合这部电影,而在他们中间放映,也更有利于让电影长线进行。 再者的话,演员朱一龙也很适合去高校路演,一方面,是他的表演有层次,他对角色的理解也是纵深的,基于朱一龙对电影、人物有透彻的理解。你丝毫不担心他跟高校学子的对话。相反我会期待他们的对话中,能激发出不一样的火花。包括对人物的分析理解、包括对先锋文学的探讨、又或者对社会性、生活高压下,人类如何自洽等命题。而这些深度对话,会加注观众对电影的理解与感知,也会让电影具备舆论上操作的可能性。包括话题度宣传、包括对特定社会人群的聚焦。都会成为热点性的东西,有利于片方去推动宣传电影。 找到电影受众积累口碑的同时。高校学子们也能够根据对影片的感知,产生出高质量的影评。而这些影评又将会成为电影发酵的点位,让更多他们周边志同道合的朋友,同时也是《河边的错误》受众,注意到这部电影。 其实从《河边的错误》定档跟宣发策略不难看出。作为文艺片,《河边的错误》主创是有文人傲骨的,他们不想利用欺骗性的话术、完全商业化的方式宣传电影。更不想玩土味情话跟制造低俗桥段追求破圈。当然这种形式肯定对票房有利。但对不起,它也欺骗了观众情感。当观众误以为商业片去观影,也许赢得了票房,但却会反噬作品的口碑。 所以主创们选择了这种高校路演的方式,也许是很费力不讨好的,但这就是他们作为电影人的追寻。主打真挚跟真诚,他们不怕寻找受众的繁杂,他们只怕这部电影被误解得不到尊重。真好,这种行为真的很艺术家。而我也希望《河边的错误》就像它的作者余华一样、就像它的演员朱一龙一样。只需坚定做自己。而他们的优秀,总会在努力中被看到、闪烁光芒。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