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小儿遗尿症,中医治疗有妙招!#国医的精诚力量#遗尿症作为一种儿童临床常见疾

吕布评健康 2024-03-15 19:15:41

何为小儿遗尿症,中医治疗有妙招!#国医的精诚力量#

遗尿症作为一种儿童临床常见疾病,最主要的临床表现是夜间尿床,不同年龄不同病因的患儿尿床的频率和发生时间也不同。尿床频率可以从每周1次到每周7次(天天尿床),可以是每晚1次、2次、3次,甚至每晚5~6次不等;尿床的发生时间可以是入睡后1~2小时,也可以在凌晨5~6点快起床时;遗尿的量也有不同,有的仅仅尿湿内裤,有的则将床垫都湿透。

小儿遗尿发生的原因中医认为,遗尿的病因多为肺、脾、肾虚损,或心肾不交、肝经湿热下注等。西医认为,遗尿的发生和夜间抗利尿激素分泌不足、睡眠中枢觉醒障碍、膀胱功能障碍、心理因素、不良生活习惯和遗传因素等有关。有些疾病常常会伴有遗尿,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便秘、隐性脊柱裂等。1.诊断要点

(1)发病年龄在3周岁以上,寐中小便自出,醒后方觉。

(2)睡眠较深,不易唤醒,每夜或隔几天发生尿床,甚则每夜遗尿数次者。

(3)尿常规及尿培养无异常发现。

(4)部分患儿腰骶部X线摄片显示隐性脊柱裂。

中医治疗方法多中医治疗小儿遗尿有许多独特方法,包括中药汤剂内服、穴位贴敷、耳穴压豆、艾灸、针刺等。此外还要通过基础治疗来调整,如生活指导、行为治疗和心理疏导。

中药汤剂

针对虚证遗尿多以温补下元、健脾益气为基本原则,常用菟丝子散、补中益气丸、缩泉丸等加减治疗;实证遗尿则以清肝利湿、消食和中、开窍止遗为治则,常用龙胆泻肝汤、导赤散、保和丸等加减治疗。

耳穴压豆 耳穴取穴皮质下、神门、内分泌、膀胱、肾、肺、脾等,1周2次,双耳交替进行,每次按压2~3分钟。

艾灸

取关元(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3寸处)、中极(位于前正中线上,脐下4寸处,命门(位于后正中线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处))行艾灸治疗,起到补肾固摄的作用。

针刺

腹针常用穴位是中脘(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4寸)、下脘(位于前正中线上,当脐中上2寸)、气海(位于正中线上,当脐下1.5寸)、关元,以引气归元。

体针主穴取肾俞、关元、膀胱俞、中极,配穴取三焦俞、委中、三阴交、阳陵泉,每次各选1~2穴。每周2次,每次留针半小时。

生活指导

(1)勿使患儿白天玩耍过度,睡前饮水太多。

(2)幼儿每晚按时唤醒排尿,逐渐养成自控的排尿习惯。

调护

(1)夜间尿湿后要及时更换裤褥,保持干燥及外阴部清洁。

(2)白天可饮水,晚餐不进稀饭、汤水,睡前尽量不喝水,中药汤剂也不要在晚间服。

(3)既要严格要求,又不能打骂体罚,消除紧张心理,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尚有不良习惯而成者。若自幼缺乏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夜间排尿习惯,或3岁以后仍用婴儿纸质尿裤,而任其自遗。《景岳全书·遗溺》说:“其有小儿从幼不加检束而纵肆常遗者,此惯而无殚,志意之病也,当责其神,非药所及。”则需养成好的生活习惯可改善

0 阅读:24
吕布评健康

吕布评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