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气郁结5个阶段,对照一下,你在哪个阶段? 1、肝气郁结期 舌象:舌边微鼓胀,舌尖色泽偏红 症状表现:情绪稍显低落,胸肋部位感觉闷胀,偶尔出现反酸或打嗝现象 2、肝郁克脾期 舌象:舌色略显淡白,伴有齿痕,舌两侧鼓胀 症状表现:食欲下降,胸肋部位出现疼痛,腹部感觉胀气,体重可能有所减轻 3、肝郁化火期 舌象:舌质红,舌两侧鼓胀明显 症状表现:出现耳鸣症状,眼睛红肿不适,大便干燥便秘,小便颜色偏黄 4、肝气犯胃期 舌象:舌色红,舌苔呈黄色 症状表现:胃部感觉灼热疼痛,口干口苦,频繁出现反酸、烧心的症状,情绪容易急躁,容易生气 5、气滞血瘀期 舌象:舌质暗紫,舌两侧鼓胀显著,舌下经脉显得粗壮 症状表现:面部容易出现色斑,口唇和指甲颜色偏青紫,身体可能出现肌瘤、囊肿等病理变化
肝气郁结5个阶段,对照一下,你在哪个阶段? 1、肝气郁结期 舌象:舌边微鼓胀,
鹏煊看脾胃
2024-06-26 14:19:59
0
阅读:486
了百了-
玄学就是在自创的理论中自圆其说,对外界来说,不能证实也不可证伪。比如“心诚则灵”永远是对,你没办法在逻辑上和现实中反驳它,因为这句暗含了“心不诚则不灵”,“心诚”和“灵”首尾互证,无懈可击,这个叫不可证伪,显然是不靠谱的。中医把阴阳五行寒热湿六气和人体器官疾病强行联系在一起,自创一体化理论,在宋代成型(成型时间应该是黄帝内经编成时)。后代都是在这个理论框架内修修补补,没有突破。所以说中医还只是一个土坯房。 中医自称理论是系统的完美的一体化的,中药的各类药效药性齐全,你只需要按照中医理论辨证,将各类药材(药性)进行组合搭配就能治病。如果没有效果,那么就是“没有老中医”、“不会辨证”、“药材不地道”、“个体差异”、甚至是命不好,因为古医讲“治病不治命”。所以中医搞的整个一套就和“心诚则灵”是一个套路,都属于玄学。 当然,不管什么学说,实践检验真理,只要通过科学验证,走循证医学道路,也就可以脱离玄学,进入现代医学。可是,中医做不到,也就只有苟延残喘到消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