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风]1986年,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在晚年时,题下了对三位伟人的评价,评价彭

福星徠说事 2024-06-27 14:15:30

[微风]1986年,国务院原副总理薄一波在晚年时,题下了对三位伟人的评价,评价彭老总用了三句话,评价刘少奇仅用了四个字,唯独对毛主席的评价最为特殊,足足想了三天才下笔,那么他的评价是否准确呢?   年逾古稀的薄一波在八十年代,他奉中央之命南下调研,途经湖南时,留下了对三位伟人的深刻评价,这些评价不仅凝聚了他对革命前辈的敬意,更体现了他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思考。   在刘少奇故居花明楼,薄一波驻足良久。刘少奇作为新中国革命史上的重要人物,其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从早年参与革命到后来成为重要领导人,刘少奇为国家发展和人民幸福倾注了毕生心血。   薄一波用"浩气长存"四个字,高度概括了这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品格和精神。   在彭德怀故居,薄一波回忆起这位铁骨铮铮的大元帅。从湘军到红军,从抗日战争到抗美援朝,他的军事才华和坚定的革命信念,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薄一波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来评价彭德怀,道出了这位军事家的坚毅品格。   最后,薄一波来到了毛泽东故居韶山。1943年在延安的初次见面,毛泽东给薄一波留下了深刻印象。   多年来,毛泽东对薄一波的信任和支持,让他得以在革命事业中施展才华,因此,薄一波怀有更加深沉和复杂的感情。   在韶山,薄一波三思之后,写下了"永远按照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前进"这句评价。   这不仅是对毛泽东思想的精准提炼,更是对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指引。   薄一波还预言,毛泽东的地位将会越来越高,其思想也会继续传承发扬。   薄一波也是一位从战火纷飞的年代走来的革命前辈,以其罕见的长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在中国现代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八十年代后,即便年过八旬,薄一波仍然保持着旺盛的工作热情。   他的作息堪称"日夜三班制",上午下午忙于公务,连晚间也不肯懈怠。这种工作强度引起了同僚陈云的关切,后者特意为他题写了"多做就是少做,少做才能多做"的警句,希望他能适当放松。   然而,薄一波虽然领会了这份良苦用心,却难以割舍手头的工作。   在薄一波看来,生命有限,责任无穷。他坦言自己剩余的时间不多,更应当争分夺秒地完成应尽的职责。   2005年,97岁高龄的薄一波因身体原因住进了北京协和医院。尽管如此,他仍然保持着乐观开朗的心态。   当时来探望的故友甚至惊讶于他红润的面色和矍铄的精神,认为他远比实际年龄显得年轻。薄一波幽默地回应这份赞美,展现出他不减的人生智慧和豁达。   然而,命运无常。仅仅两年后,这位曾被认为生命力蓬勃的老人,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薄一波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的消息传出,震惊和悲痛席卷全国。   从自发前来悼念的普通群众,到连夜排练舞蹈以示敬意的艺术工作者,再到远道而来的家乡父老,都体现了人们对这位老一辈革命家的深深敬意和怀念。   尽管寒冬料峭,前来送别的人群依然排起了长达300多米的队伍,场面震撼人心。   他的遗容安详,仿佛是对一生奋斗的最后诠释。而围绕在他周围的亲友和群众,则以无声的泪水和深深的哀悼,诉说着对这位功勋卓著的革命家的不舍与敬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薄一波

2 阅读:33392

评论列表

黄先生

黄先生

177
2024-06-28 23:44

评价很贴切

用户10xxx73

用户10xxx73

95
2024-06-29 02:28

站得高看得远

曾竞

曾竞

93
2024-06-29 09:33

只有亲身经历和感受了,才会对伟人们做出如此精准和恰如其分的评价。

林炳

林炳

56
2024-06-29 16:39

高寿老人——享年九十九岁。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