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6年,开国中将迎娶小姨子,岳父得知后直言:两女一婿,甚好甚好 成均,出生在湖北石首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他尚在襁褓时,母亲便因病去世。紧接着,一场洪灾又使家境雪上加霜。父亲带着成均和两个年幼的弟弟逃难讨饭,若非乡亲接济,幼小的成均恐怕难逃夭折。 三岁那年,父亲再娶,成均一家才得以重返家园。尽管生活清贫,成均还是读了几年私塾。可惜好景不长,家境日渐窘迫,成均辍学后只能给地主家放牧。 一次,他不慎让马匹被土匪抢走,为挽回损失,少年成均只身追赶土匪数里,趁其酒醉时夺马归来。这一幕既体现了成均的机智勇敢,更预示着他不凡的人生轨迹。 后来,成均因不堪地主欺压而弃牧返家,若他就此在田间度过一生,或许也不过是芸芸众生的一员。 然而,1927年的一场革命,彻底改变了成均的命运。成均毅加入农会,投身农民运动。1930年,他正式参加红军,由此开启了戎马倥偬的革命生涯。 参军后,成均在战场上表现出色,战功赫赫。1935年的龙山城战役中,成均的头部不幸中弹。然而,在没有麻醉的情况下,他坚持完成了手术,这种惊人的毅力让所有人为之动容。 在长征途中,成均已是一名久经沙场的团长。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他总是身先士卒,鼓舞士气。成均“拼命三郎”的美名在部队中广为流传。即便伤痕累累,他仍然坚守岗位,指挥若定。 抗日战争爆发后,成均在新四军第四支队任营长,在皖中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他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激烈斗争,多次取得胜利。后来,成均被任命为新四军第五支队第十团团长。 1940年的半塔集保卫战中,他指挥仅百人的部队击溃了顽军两个团,解放了盱眙县。此后,他又连续消灭伪军、平定顽军暴乱,战功赫赫。 1949年初,第七纵队改编为第九兵团第二十五军,成均出任首任军长。在渡江战役中,他凭借丰富的作战经验,准确判断敌情,指挥部队全歼国民党二十军,创造了以一个军全歼敌一个军的战例,为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新中国成立后,成均被任命为空军副司令员。他还提出了“导弹游击战”的创新战术,将地空导弹营机动设伏。 为此,成均不仅是一位优秀的指挥员,还保持着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抗战期间,他与新四军政治部青年干事周月湘结为夫妻。二人年龄相差11岁,但志同道合,携手度过了战火纷飞的岁月。 建国初期,成均夫妇在两地分居。成均在北京从军,而妻子周月湘则在家乡的一家工厂担任党支部书记。尽管聚少离多,但夫妻俩始终心心相印,成均对妻子和两个孩子的牵挂之情溢于言表。 1954年,年仅三十出头的周月湘突发重病,病情迅速恶化,生命垂危。这一噩耗犹如晴天霹雳,令成均备受打击。所幸的是,周月湘的妹妹周月茜恰在此时从朝鲜战场凯旋归来。见姐姐病重,周月茜毅然承担起照料姐姐和两个外甥的重任,这让成均感激不已。 面对病魔的无情侵袭,周月湘已经知道自己快不行了。但是让她最牵挂的,是丈夫和孩子们今后的生活。于是,她恳切地让妹妹帮忙照顾。 1955年,周月湘与世长辞。丧妻之痛令成均悲伤欲绝,但生活还要继续。周月茜信守承诺,放弃了读大学的计划,把全部心血倾注在照顾成均和孩子们上。成均对小姨子的贴心照料感怀于心,两人日久生情,终成眷属。 1956年,经过深思熟虑,成均决定迎娶周月茜为妻。当他把这个想法告诉岳父时,老人出乎意料地表示支持,只说了一句:"你们要好好过日子。"就这样,成均和周月茜组建了新的家庭,后来又膝下添丁,儿女成双。 尽管这段姐夫与小姨子的婚姻在当时难免引发议论,但夫妻二人却恩爱有加,相敬如宾。但不幸运的是1971年,成均被诊断出患有胃癌。在周月茜的精心照料下,他又坚持了17年,直到1988年才与世长辞。 尽管晚年的婚姻安排曾引发一些争议,但这丝毫不能掩盖成均将军的卓越功勋。他的革命精神、军事才能和高尚品格,永远值得后人敬仰和学习。 来自 谢雪畴 郭晓晔. 百战将星 成钧[M]. 2000
1956年,开国中将迎娶小姨子,岳父得知后直言:两女一婿,甚好甚好 成均,出
福星徠说事
2024-07-05 15:30:33
0
阅读: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