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今天竟然有红烧肉,一时馋嘴的他,便

福星徠说事 2024-07-06 19:47:32

1950年的元宵节,准备回家的孙家栋,发现食堂今天竟然有红烧肉,一时馋嘴的他,便决定去食堂吃碗红烧肉再回家,却没想到这碗红烧肉竟改变了他的一生。   20世纪50年代初,一位年轻的哈尔滨工业大学学生,因为一碗香喷喷的红烧肉,改变了自己的人生轨迹。他放下筷子,毅然决然地走进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招募处,从此踏上了一条为祖国航天事业奋斗终生的道路。这个人,就是后来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的孙家栋。   孙家栋的一生,似乎从一开始就与航天结下了不解之缘。儿时的他因为惯用左手而差点无法入学,但他凭借非凡的毅力,硬是练就了一双灵巧的右手,展现出了坚韧不拔的品质。   学成归国后,孙家栋毫不犹豫地加入了导弹研制团队。在这个全新的领域,他再次展现出了非凡的才能和敏锐的洞察力。   在钱学森等前辈的悉心指导下,孙家栋和他的团队以惊人的速度完成了"东风一号"导弹的数据计算工作,仅用了17天时间,这在当时几乎是不可想象的。孙家栋的卓越贡献,为中国跻身于世界核打击力量的行列立下了汗马功劳。   但孙家栋的才华远不止于此。1967年,他就被任命为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肩负起了这一前所未有的重任。   面对这个巨大的挑战,孙家栋没有丝毫退缩,而是义无反顾地接过了这个重担。他与“航天十八勇士”一起,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一个个技术难题在他们的攻坚下逐一被攻克。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终于冲破重重阻力,飞向了浩瀚的宇宙。这一历史性时刻,标志着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够独立发射卫星的国家,孙家栋也因此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   然而,孙家栋的才华绝不仅限于导弹领域。1967年,他担任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总设计师。面对这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孙家栋没有丝毫退缩。他带领着"航天十八勇士",在艰苦的条件下夜以继日地工作,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技术难关。   终于,在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一号"卫星冲破地心引力的束缚,飞向浩瀚的太空。中国,也因此成为了世界上第五个能够自主发射卫星的国家。   1974年,中国首颗返回式遥感卫星在发射过程中突发意外,化为了一团火球。多年的心血付之一炬,孙家栋甚至因此晕倒。   但他并没有被失败击垮,而是带领团队在残骸中搜寻了三天,终于找到了事故的原因。这次教训,为此后中国航天质量体系和管理制度的建立提供了宝贵经验。   岁月流转,孙家栋的足迹遍布中国航天发展的每一个重要时刻。在他的领导下,“东方红二号”、“风云气象卫星”、“长征三号”商业火箭相继飞天。   他也因此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成为了中国最年轻的航天功勋。但对孙家栋来说,荣誉从来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   孙家栋的人生,是一个传奇,更是一面旗帜。这面旗帜,引领着中国航天不断向前,引领着一代代有志青年投身航天事业的洪流。   一个人的梦想,只要坚持不懈地追求,就一定能够实现。哪怕这个梦想遥不可及,哪怕实现的道路布满荆棘,只要我们像孙家栋一样,始终怀揣一颗赤诚之心,始终以必胜的信念前行,就没有什么困难是不可战胜的,没有什么目标是不可达成的。 (信息来源:《致敬一碗红烧肉,开启他的航天人生》中国科协2020年4月19日)

0 阅读:4672

评论列表

用户48xxx70

用户48xxx70

23
2024-07-07 02:09

ai文

神马都是浮云

神马都是浮云

6
2024-07-09 23:18

应该重赏大师傅(厨师),哈哈为了吃肉去参军的科学家😁

福星徠说事

福星徠说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