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5月,原内蒙古自治区军区司令员兼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开国中将原21军军长滕海清(前左三)携夫人王彬(后右一)重返21军探望时,21集团军军长裴怀亮(左一),政委李宝祥(左二)等到宝鸡车站迎接老军长滕海清夫妇时的照片。 在中国抗日战争及内战的激烈年代中,滕海清展现了杰出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勇气。1932年,滕海清在部队调往四川,带领红军在此地展开了一系列游击战斗。 四川的地形复杂,滕海清利用这一地理优势,巧妙地组织军队与地方豪强和军阀势力作战,逐渐赢得了当地民众的广泛支持。 滕海清的部队在四川的活动,不仅包括与敌军的战斗,还涉及打击地方豪强,重新分配土地。这些行动有效地削弱了敌对势力的经济基础,同时增强了红军在民众中的影响力。滕海清在这一过程中屡次展现了其策略与决断力。 滕海清在多次战斗中身负重伤,他的左眼在一次激烈的战斗中差点失明,右臂被子弹贯穿。更为严重的是,在红四方面军反击“六路围攻”时,他的喉咙被子弹击中,损伤了食道和神经,情况危急。在被紧急送往医院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抢救,他的生命才得以保住。 在四川的一场关键战役中,滕海清再次显示了他的英勇。面对数量远超自己的敌军,他坚持指挥部队坚守阵地。 当子弹耗尽时,他亲自带头,拔出大刀,率领红军战士冲锋陷阵,展现了红军的英雄气概。在战斗中,一颗手榴弹在他身边爆炸,造成了严重的伤势。他的左眼视力受损,全身多处受伤。 战斗结束后,滕海清流血过多,情况危险。他最终在一片草丛中昏迷,幸运地被一位上山打柴的老汉发现并救助。 在老汉的家中,滕海清得到了及时救治,老汉的女儿则将他的血衣清洗干净并晾晒。为了报答老汉一家的救命之恩,滕海清在伤愈后帮助他们做家务,如担水和劈柴。 滕海清的勇敢和善良给老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老汉甚至提出希望将女儿嫁给他。然而,滕海清考虑到自己仍需肩负抗战重任,婉拒了这一亲事。他感激地告别老汉一家,继续踏上找寻部队的旅程。 离开老汉家后,滕海清面临了连续的危机。在穿越一片偏远山林时,他遭遇两只野生老虎的攻击。在危急时刻,他机智地爬上一棵大树躲避,直到老虎失望离开。 随后,滕海清继续前行,却又遭遇土匪的抢劫。土匪误以为他是商人,意图抢劫其财物。滕海清建议自己只是一个逃难者,并无财物。 在经过一番搜查后,土匪确认他并无值钱之物,最终将他绑在树上而去。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滕海清终于挣脱绳索,逃离了绑匪的束缚。 经过一连串的挑战和危险,滕海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老部队,并与师长倪志亮重逢。滕海清的归来,让认为他已牺牲的倪志亮异常欣喜。这段重逢显得尤为感人,滕海清与倪志亮之间的关系,可以追溯到一次偶然的会面。 在红四方面军准备进入四川之前,滕海清已担任红十师三十二团五连的连长。尽管身处这一重要职位,滕海清却面临一个私人的挑战——他不会骑马。在那个时代,骑术被视为军官的基本技能之一,滕海清对此感到十分尴尬,决心要在不被人察觉的情况下偷偷学习。 机会来临于黄光战役后,滕海清的连队缴获了敌军的两匹战马。他计划将这两匹马暂时扣留,以便有机会练习骑马。然而,在他准备悄悄练习之际,意外地与师长倪志亮及政委甘济时相遇。 面对师长的询问,滕海清一时间紧张不已,但他机智地回答称这两匹马将被送往师部。倪志亮洞察了滕海清的困境,却对其机智给予了默许。 十天后,滕海清接到命令,被调往师部担任通信排排长。虽然从表面上看,连长转为排长似乎是降职,但实际上通信排在当时的红十师中配置精良,几可比肩一个加强连,这实际上是一次隐性的提升。 滕海清未曾对自己的职务变动表示不满,他完全服从组织的安排,将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和人民的需求之后。在新的岗位上,滕继续带领通信排将士们在抗击国民党军“围剿”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参考资料:中共六安市委党史研究室编. 长征中的六安人[M]. 2016
1987年5月,原内蒙古自治区军区司令员兼内蒙古自治区革委会主任,开国中将原21
混沌于浮云
2024-08-15 22:39:52
0
阅读: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