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大国进入财税整固高潮,都想要办大事!离吹响冲锋号,还有多远?这些年,主要大国

庚黑星君 2024-08-16 05:50:06

全球大国进入财税整固高潮,都想要办大事!

离吹响冲锋号,还有多远?

这些年,主要大国间剑拔弩张,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问题是,这东西,费钱。

最直接的例子,自然是大毛虽然即将战胜二毛,可是整个经济的消耗还是太大了。

另一边,北约体系内,也是如此,基本上都是千疮百孔的财政。

就算是美国好像是占了大便宜,可是,实际小几个月就是1万亿美元的美债规模增长。试问,这以后如何处理?不得不说,等于是每天抱着定时炸弹睡觉。

至于大呼小叫的也不少,除了阿根廷外,英国近期公开说,前任保守党政府已经让国家财政破产了。

要说这些国家的大佬们事先不知道,绝无可能。

然而,普遍像美国大选期间的两党一样,都是尽可能绕过“即将面临财政危机”这一话题。

一般的做法是,能拖就拖,能不提就不提,能悄无声息的搞点钱来填窟窿就很满足。

可是,现在的情况是,经过这么多年的来回折腾,尤其是口罩风暴的长期财政代价,又有几个国家的财政情况好到爆呢?

尤其现在是全球互联网革命红利几近衰竭的当口,大家都没有什么赚钱的产业和生意可以做,自然这个问题就更加严重了。

兔子前些年也想着降杠杆,这其中就包含了深刻的“财政整固”。

可是,实际的结果大家也看到了。

而且,兔子还是勤勤恳恳,2021年就全面进行新一轮财政整固,时至今日也没有松手。问题是,财政不奔放,经济就下行。

因为,财政还有一个功能,它也是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如果一直各种整固,那就财政体系内各种开支都不去拼命扩大,总需求也是少了一大块。

很明显,大家都是走钢丝。

都知道,现在财税整固夯实是生死红线,却又必须坚持财政扩张很积极。如果说前者是中长期的命门,那后者就是短期的巨大风险。怎么选呢?

——————————

客观而言,很多发达国家的财税整固难度远比兔子大。

原因也很简单,前些年疯狂宽松的时候,本应该在全社会“无痛”的背景下,赶紧夯实一些财税基础。即,在大家还在开派对的时候,就应该尽快出台财税增收的项目。

然而,没有什么发达国家是这么干的。

基本上都是一根筋,爽,就要爽到底,就要无人打扰的爽翻天。

现在派对要结束了,回过来才发现财税账单有点扛不住了。

目前,还是有不少发达国家的大佬想出“两全其美”的办法。

即,通过对外征收高关税来填补财政亏空。这样既不是直接对居民家庭征税,财税整固也在开展。

首当其冲,自然是川普,简直是人中龙凤的他宣称,这么做不会导致高通胀,估计经济学经典理论需要由他重新书写和出版了。

大家不要小看,这么做一旦在美国出现,全球会有很多国家效仿。

接下去,就是以邻为壑,就是全球贸易规模大幅缩水,全球经济危机的新高潮自然也就不远了。

说起来1929年是大萧条的起点,其实,是30年代初美国为了解决财政问题,主动推出以邻为壑的对外关税战,最后才让大萧条彻底落地的。再后面,那就直接二战了。

前车之鉴,殷鉴不远。

于是,我们看到这里面是有套路的:

第一阶段,能够通过货币刺激来维稳财政和内需两端的,自然是大规模货币刺激。

第二阶段,通过对外搞事来获益,谋求变相对内收税。

那么,接下去,就是第三阶段:

铸币税(高通胀)

+

直接征税

=

全面财税整固运动

本质上,就是真的没法拖了。再拖下去,财政危机这颗雷就要爆在自己手里了。

好了,灵魂拷问来了:

如果财税整固运动出现阶段性的进展,后面有形之手们会怎么做?

干!

—————————

其实,今年至今,兔子这里也是各种公开谈论征税整固。

刚刚结束的大会,就是很好的例子。

不过,我们实际看到的是,目前提出的方案都是长期有效,短期来不及。

管你什么消费税,这东西完全落地需要时间吧?可是,地方财政每天可是冒着烟在拼命开支啊。

此外,中央财政也是各种积极扩张,需要花钱的地方太大,否则后面怎么跟鹰酱“干”?

因此,超大规模的财税整固运动,英国是不远了。

这对于广大的企业家和居民家庭而言,又将是一次系统性的财富再分配的“人生体验”。

问题是,我们目前还有一大堆人幻想自己躺平即可,何等的“奶义务”。

在此我们也呼吁,与其直接税,不如还是先把这波土地财政的行情做起来吧。

一方面,居民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都好转,有利于夯实内需、走出通缩。

一方面,可以加速货币乘数,让通胀起来,也可以变相洗债。

一方面,土地财政才是短期解决地方财政压力的最大利器,没有其它方案。

须知,今天我们遇到的困难,是地方财政的一半多一点来源于土地财政。如果要靠直接税的形式来对冲,那全民需要承担的税负将极为恐怖。与其如此,还不如让有钱人在买房的过程中,就把大多数人的税负也承担了。

经济学,就是成本学。

不存在既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凡事都有成本和代价。

2023年至今的经历已经证明,房价下跌利空的是广大居民家庭的就业、收入、资产、生育预期,甚至是下一代的求学和创业。

放眼全球,可能只有我们这里是如此妖魔化楼市。

最讽刺的是:被房价下跌伤的最深的人,也是此前牛市里骂楼市最狠的人。

发达国家现在才开始要考虑搞一些财税整固,而我们已经连续几年了。

既然后面确实是要办大事,那财税整固运动的背景下,有一根红线不能碰,就是居民家庭购买力的捍卫。如果购买力都无法覆盖自己的生存成边界线了,那还没有干死鹰酱,就已经内爆看烟花易冷,这就不是闹着玩的事情了。

税改,备战,与洗债

谁可以兼顾财政整固运动的同时也捍卫自己的内需,谁就可以笑傲大国博弈时代。

在一波楼市行情全面启动的过程中,同步完成全面财税整固机制,这是未来唯一通向胜利的途径。

0 阅读:0
庚黑星君

庚黑星君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