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四大名医之施今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医文化的...

巧凡说过去 2024-08-26 17:38:54
北京四大名医之施今墨,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他的一生,都致力于中医文化的发扬光大。 施今墨先生认为,西医学并非一无是处,而许多西医的仪器设备还有助于诊断明确,所以并不排斥西医。但他认为,西医在治疗方法上不如中医多样有效,故始终坚持中医的辨证论治。他疗效卓著,名声大噪。他说:“治疑难大症,必须集中优势兵力,一鼓作气,始能奏效,因循应付,非医德也。 施今墨善于处方,精于配伍。其处方多由古今数个方剂化裁而成,时用原方,时采其意,药味虽多而不乱,主次分明,配合巧妙,结构严谨,浑然一体,往往数剂即见功效。他特别善于双药合用。流传于世的《施今墨对药》是其学生、长女婿祝谌予随他学医时,发现老师处方中往往是双药并书。经留心收集,整理出100多对药,请教于他。施今墨讲,自己在阅读古方书时,发现古方中有许多起关键作用的药物,往往成对出现,或一寒一热,或一升一降,或一气一血,或一散一收……,有的互相配合、增强疗效,有的互相制约、防止偏胜。非常符合中医“阴平阳秘”、“以平为期”的原则,起到正反双向调节的作用。自己默默记下,验之于临床,发现确实药少而效著。于是就一对对积累起来,形成自己用药特点。 有一位孕妇,由于前两次的意外流产,她这次格外注意加小心。她找到施今墨,说了自己的担心,施今墨自信地说:“放心,我给你保胎。”喝了施今墨的药后,这次胎儿果然安稳,在孕妇肚中一天天茁壮成长,一家人都喜滋滋的。施今墨不但医术精湛,还是医学界捐献遗体解剖第一人,也是提出中西医结合的第一人。施今墨行医多年,积累下治疗胃溃疡、神经衰弱等,10类疾病的宝贵方子,都无偿献给国家。 施今墨在北京开了家医馆,因医术高明,药到病除,名声很快传遍京城。找他看病的人有贫苦百姓,拉车脚夫,还有政要富贾,看病的人每天总是排长队。 施今墨出(1881年-1969年),原名毓黔,字奖生,祖籍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中国近代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北京四大名医”之一。三十六味消渴胶囊专利发明人。

0 阅读:30

评论列表

Muscle  Museum

Muscle Museum

3
2024-08-27 00:52

施老开的药特别多,特别贵。我听郭生白讲课中提到过。他说一般老百姓吃不起。我觉得还是以伤寒论为主。传统的经方药少力专。让更多人吃的起中药。现在普普通通一副中药80块钱到100块钱,很多不能走医保。老百姓真吃不起了。

巧凡说过去

巧凡说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