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空泡的产生原因及解决办法
普通生物
2024-08-28 12:46:09
🔍细胞老化
原代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有限,当细胞在体外培养时间过长,会因自发老化而产生空泡,甚至导致细胞死亡。对于细胞系来说,随着传代次数的不断增加,细胞也可能因老化而产生空泡。
【解决方法】
对于原代细胞,建议使用较低代次的细胞实验,并尽量避免长时间的体外培养,以减少细胞老化和空泡形成的风险;对于细胞系,应严格控制传代次数,避免使用高代次细胞,以防止细胞因过度传代而老化,进而产生空泡等问题。
🔍更换培养基或血清或培养基理化性质改变
更换细胞使用的培养基或血清,细胞可能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导致空泡产生;
培养基若因配制错误、储存不当、过期仍使用或是血清质量不过关等,均可能引发培养基的理化性质如pH、渗透压等发生改变,进而影响细胞状态,甚至导致细胞出现空泡。
【解决方法】
细胞刚到货时不建议直接更换培养基和血清,为了避免细胞不适应,可以将原瓶培养基和自配培养基过渡使用。
配制的新鲜培养基,并调整到合适的pH和渗透压,再进行细胞培养。
🔍 细胞消化不当
在处理如贴壁细胞等需要消化的细胞时,解离试剂的选择、消化时间的控制、操作力度的把握等都至关重要。解离试剂选择不当,消化时间过长或操作力度过大等均可能导致细胞受损,引发细胞空泡的产生。
【解决方法】
针对不同细胞选择合适的解离试剂、控制消化时间,在消化过程中操作轻柔,最大程度降低消化过程对细胞的损伤。
🔍 传代或换液不及时
细胞长满后未及时传代或细胞长时间未换液,会导致培养过程中细胞代谢副产物的累积和营养物质的耗尽,可能诱导细胞自噬的发生,进而细胞出现空泡化。
【解决方法】
定期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及时传代和换液。通常细胞汇合度80%左右时传代,2~3天更换一次新鲜培养基。
🔍 细胞污染
若出现污染,将会导致细胞状态明显变差,可能引发细胞产生空泡等异常现象。
【解决方法】
增强无菌操作意识,使用无菌试剂、耗材。对于支原体、黑胶虫等不易察觉的污染,可以定期检测或空培确定是否发生污染。
🔍 细胞药物处理
细胞实验中,研究人员可能会加入特定的药物对细胞进行诱导处理。这些药物通过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诱导细胞发生特定的生物学变化,但也可能产生细胞毒性,进而可能导致细胞内出现空泡甚至引发细胞死亡。
【解决方法】
在使用药物进行细胞诱导处理时,可根据实验设计需要,调整药物浓度和处理时间,降低药物对细胞的毒性作用。
0
阅读:5
取名太麻烦
这个293是怎么了
You&me
是一点空泡都不能有吗还是说可以有一点呢
gina
A549包完病毒药筛完2天,怎么觉得它要变异了